晋商虽无“顾客是上帝”之说,但实际上却真正做到了把顾客当“上帝”。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晋商精神中和衷共济之对顾客之“和”。虽店铺所遇的天时地利条件都很重要,但晋商更重视“人和”。因为能做到“人和”,即使店铺不在繁华闹市,顾客宁愿多走几步路也愿意来。
山西商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是时时处处“想顾客之想,急顾客之急”,“宁肯自己多麻烦,不让顾客有一点不方便”,以此来对待顾客,为顾客提供一切可能的方便。
山西商人之所以善于理财,名扬海内,与他们善于揣摸顾客的心理是分不开的。每个消费者的心理,除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商品外,即所谓买的称心,还希望买的顺心,受人尊敬不被人欺。而买的称心和买的顺心,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人来说,又各有所不同,晋商在这几个方面都摸得比较透彻,故能针对不同顾客而区别对待。就以称呼来说,对妇女有老太太、太太、大姐、小姐、大娘、大嫂之别,对男士则称老爷、先生、少爷、大爷、大哥等多种。这些称呼,并不是商人与顾客的辈分之称,而是对顾客的尊称。因为人人都喜好吃“顺心丸”,有礼貌地称呼,既体现着商人对顾客的尊重,是“仁”的表现,又对经营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大德通三晋源银票)
山西商人也特别注重礼貌待客。清代晋商炳记《贸易须知辑要》言,“说话第一要谦恭逊让,和颜悦色,言正语真”,“但做生意的人,是无有大小,只要有钱问买卖物”,他即是个“花子”也可交接。所以生意无大小,上至王侯,下至乞丐,“都要圆活、谦恭、和平、应酬为本”。例如,在一些老店、大店形成了固定的礼貌待客程式。店堂门口多有专门接待顾客的人员,迎上前去,鞠躬寒暄,问买些什么,主动领顾客到柜台;顾客离开店堂,鞠躬送往,总要道一声:“请再来,慢慢走!”顾客到柜台,售货员喜容迎接,先问买什么,很快从货架取货让顾客验看挑选,特别是对买绸缎花布的不同顾客,还要主动介绍适合其穿着的花色,让顾客一一验看挑选,一直达到顾客满意为止。热情接待,百挑不厌,使购买者买得顺心。商店多备有顾客休息的桌椅,还供茶水、递烟袋,如果顾客众多,一时抽不出空接待,就让顾客先坐稍待片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取得顾客的欢心,能使进店的每个顾客都能有所买,做好生意。
(乔致庸开办大德通票号红条封带)
晋人经商以客人为“上帝”,而廉洁建设应当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当下廉洁建设应当学习晋商经营中对顾客之“和”的经验,处处为百姓着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提高为百姓服务的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