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学工荣誉) 思政教育 (主题活动) (思政品牌)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队伍建设 (工作动态)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新闻纵览

首页 > 新闻纵览 > 正文

青年大学生“文化”下乡关爱留守儿童行动Day1

清徐红韵润童稚,文水英风育少年
发布时间:2025-07-10阅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部署,学生工作部“‘文化’下乡”实践队与山西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协同合作,组织师生走进山西省11个地市100余户留守儿童家庭,通过“访遗址、讲故事、送关爱”三位一体实践模式,让山西文化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构建“学校+妇联+社会”协同育人的文化传承与关爱服务体系,助力儿童精神成长。

八十八载硝烟散,国耻警钟犹在耳。7月7日上午,实践队首站踏入了太原市清徐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咱们清徐,有一个叫洛池渠的小村庄,在抗日战争时期,那里的人们可勇敢了!”在马峪乡东梁泉村活动现场,实践队成员段志毅生动讲述了洛池渠村人民英勇抗日的故事。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坐上“时光穿梭机”,穿越回80 多年前的洛池渠,结识了一群特别勇敢的小英雄——他们积极加入儿童团,站岗放哨,给部队当向导,以实际行动在洛池渠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红色剪纸映初心,指尖传递爱国情。在互动体验环节,实践队成员们和留守儿童们围坐一起,用一方红纸剪出了承载红色精神的五角星窗花。

带着清徐收获的感动,7日下午,实践队前往吕梁市文水县——这片孕育了“生的光荣,死的伟大”精神的英雄故里。“怕死不当共产党!”队员王琪一声铿锵的宣言,将孩子们拉回烽火年代。当讲到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铡刀凛然不屈时,孩子们屏息凝神,清澈的眼眸里,崇敬的光芒灼灼闪亮。书本上冰冷的文字,在这一刻化作了眼前滚烫的英雄形象。那纯真的仰望,是对英魂最深情的注目,也是对峥嵘岁月最庄重的回响。

为了让这份触动更深切,队员们设计了“情报传递”游戏。孩子们分组协作,模拟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传递信息的场景,在紧张有序的配合中亲身体会着革命年代的智慧与不易,“团结”与“信任”的力量,在一次次成功的“接头”中变得清晰可感。

从清徐村落的历史回响,到文水英雄的热血誓言,实践队始终紧扣精神传承的脉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红色文化的种子。活动中最动人的一幕,莫过于“送关爱”时刻。崭新的图书与书包递到孩子们手中,一张张纯澈的脸庞绽放出如花的笑靥。这无声的传递,是精神的陪伴,更是文化根脉的悄然相连。

步履不停,传承不息。实践队将继续深入三晋大地,深植优秀地域文化,为更多留守困境儿童铸就一座连接历史荣光与未来梦想的红色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