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群体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1.客观方面
从客观方面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活动范围以及准则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不断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激发了大学生通过自由交往来开拓知识面和丰富精神生活的动机和热情,为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高校同步的学习和休息、相对集中的居住地这一特殊环境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提供了方便,大学生年龄相近、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经历相似、处境相同的特点,使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持久存在成为可能。
2.主观方面
从主观方面来看,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弥补了正式群体的不足,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班级等正式群体,主要是为了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而设置划分的,较少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差异,同时由于学分制的推行使班级成员间正式交往和联系变得松散,因而无法完全满足大学生的私人交往和心理需求。而大学生在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理想信念及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籍贯等为基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中,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独立开展活动,找知心朋友交谈、讨论、倾诉甚至发泄苦闷与烦恼,从而获得多方面满足。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1.群体形成的自发性和存在的普遍性学生参与非正式群体是自觉自愿的,退出非正式群体也没有严格的程序及约束,具有很强的自发性。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各个高校。据20世纪90年代对13所高校的统计,共有学生非正式群体327个,参加人数占学生总数40%。近几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数量和参加人数均在剧增。
2.群体规范的无形性和较强的约束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是无形的、不成文的,是从各自利益、需要、情趣和爱好出发而自发约定俗成的,它对每个成员行为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有时比正式群体的规范作用更显著。
3.群体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
非正式群体维系其存在的主要因素在内部,维系力量来自成员间的情趣利益一致,或爱好、志向等相同,或需要、情感等相容,因而也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种强的凝聚力突出表现在非正式群体的自卫性和排外性上。
4.群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也有核心人物,基本上是凭借其本身固有的内在影响力如知识、经历、特长、能力、品德、体力等而形成的,在群体内有很高的威信,对成员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其他同学多以他为中心,无条件地自愿接受他的指挥,服从安排。
5.群体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
非正式群体由于规模较小,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所以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关系极为密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畅通。只要校内外、班内外发生一点事情,小群体内的学生就会迅速传递和交流信息。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的发展规律
1.随着自然班级向班集体发展的过渡,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也在发展变化。班级建立初期,班级中非正式群体数量少,规模大,一般在6到8人左右,成因单一,或因住在一个宿舍,或因来自同一地域,或因具有同一爱好而聚在一起,兼容性强,人员特征多样化。当班级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班级成员间相互交往增多,交往范围扩大,了解加深,班级中非正式群体数量增多,规模减小,一般在3到5人左右,人员特征单一,个性趋向同一,人员组成向外扩展,人员可能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班级。
2.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的表现形式有一定规律。有的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而形成,即兴趣型;有的以态度、观念一致,信仰相近或相同为基础而形成,即信仰型;有的为了共同的学习目的聚在一起交流信息、探讨问题,即求知型;有的由于性格相投,心理相容,相互信任、支持,为建立友谊而形成,即情感型;有的由于共同的利益关系,为寻求帮助或搭档而形成,即利益型;有的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经历及机遇,为寻求相互的心灵共鸣以及相互的心理支持而形成,即地缘型。
3.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作用和影响也有一定规律。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班级目标是否与非正式群体目标一致,班级目标和规范是否符合班级成员需要。据此我们可把非正式群体分为三类:积极型,亦称亲班级型,其目标与班级目标一致,其活动对班级建设有促进作用;中间型,这类群体与班级若即若离,其活动与班级目标有时一致、有时相背,对班级既无害处也无益处;消极型,亦称反班级型,其目标与班级目标不一致,其活动对班级建设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产生破坏作用。先进班级和后进班级中都存在非正式群体,但在先进班级中不存在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成员与班级和非正式群体都有紧密联系,成员间交往频繁,群体心理气氛融洽。在后进班级中大量存在中间型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这些小群体掩盖了正式群体,成员往往限于小群体内的人员交往,与小群体外的人员交往很少甚至没有。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
非正式群体是正式群体的补充,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作用主要有:
1.满足学生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正式群体往往很难满足他们丰富复杂的需要,而各种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却能弥补这个不足。学生在非正式的伙伴群体中无上下级关系,较少有规章制度约束,自由平等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抒发感情,容易与他人产生共鸣并获得同情、理解和支持。学生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丰富而有趣的活动,不仅可以展示和提高自身能力与特长,增强自信心,还可以活跃业余学习气氛、丰富文化生活内容,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 烦恼、生活的困难等不可能都“依靠组织”来解决,正式组织也难以解决每日每地发生的大量此类问题。这些问题就得依靠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非正式群体来消解。比如当某个学生遇到挫折时,就会及时得到好友、同学等大量热情而诚挚的劝解、同情、安慰和支持,能有效减少烦恼,消除挫折感。
3.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使个性和谐发展
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彼此之间交往频繁,了解透彻,可以看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品德表现,又可以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反映。这会加深自己对别人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也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因此易于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他人的长处,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当然,非正式群体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如当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目标及意见相违背时,特别是当非正式群体受到批评或处分时,非正式群体成员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行或明或暗的抵制,制造种种相反舆论,轻则干扰学习和工作,重则引起两种群体的矛盾冲突,影响甚至阻碍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另外,由于非正式群体很容易形成小圈子。如果长期沉湎于非正式群体小圈子的交往,失去了广阔的交往范围,限制了个人发展空间,容易形成狭隘的人生观、价值观,重小团体活动,轻集体活动;重老乡情义,不愿关心和参加班级活动。同时由于非正式群体内部心理默契度高,成员间交往情感化,容易导致容忍、附和、迁就,甚至包庇某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使非正式群体成为不正之风的避风港。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建设。
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促进班级建设的策略
1.加强班级建设,增强其对非正式群体的整合力和凝聚力
非正式群体之所以能在班级存在是因为大学生感受到自我在班级中受到冷落和排斥,或者是对自我在班级中发展并实现抱负的热情不高、信心不足,因而产生离心力。因此,应把抓好大学生班级建设放在首位。通过班级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和丰富多彩的班级文体活动营造优良的班风、学风,使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在班集体里学习、生活心情舒畅、关系融洽,产生信服感和归属感,增强班级对成员的整合力和凝聚力,从而吸引并促使非正式群体逐步融入正式群体之中。
2.创造条件,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满足需要、发展个性方面的功能,鼓励班级成员参加正当的非正式群体活动,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为班级建设服务,如在信息反馈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信息传递快的特点,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准确掌握学生信息;在学风建设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容易沟通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帮教,彼此激励,共同进步;在集体主义建设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能较好满足成员的社会心理需求的特点,做好群众工作, 树立起集主要阵地。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应该坚持正面引体归属意识。
3.有效发挥非正式群体“领袖人物”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领袖人物”是最有影响、最有威望或最有才能的人,对其它成员具有较强的号召力,这种号召力往往超过正式群体而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对非正式群体及其核心人物,应该真诚地关心、爱护,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要,属于合理的要设法及时帮助解决,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或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给予说明、解释,并加以正确引导。要选用自身素质好、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强、确有发展前途的“领袖人物”在班级中担任一定职务,发挥其积极作用,以便做其它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利于两种群体在价值指向、组织结构、核心人物等方面趋向一致,缓解班级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
4.采取不同方法对待不同性质的非正式群体
无视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的存在,任其自生自灭不对,不加分析地把非正式群体视为“小集团”而予以否定制止也不对。要摸清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数量、规模和结构,对不同性质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支持的态度,加以保护、利用,促其成长,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团结广大同学、搞好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应该坚持正面引导、热情帮助的方针,避免其不太关心集体的倾向过分发展而疏远班级,甚至向消极型转变。对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坚持预防疏导为主的方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弱点,指明危害性,耐心教育,促其转化。当然,对于其所做的破坏行为,不能听之任之,要按规定严肃处理。
5.以情感人,增强对非正式群体学生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作为班级的灵魂,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非正式群体成员大多注重情感,所谓“亲其师,信其言”。辅导员或班主任在班级教育工作中应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要善于运用情感艺术,以情感人。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需要,主动与非正式群体成员多接触、多联系、多谈心,和他们建立感情,取得信任,再施加影响,将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