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江苏常熟理工学院201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拉开序幕,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讲师团讲座、心理征文比赛、心理沙龙、DIY心理微电影、趣味心理测试等活动将在校园内轮番上演。
“常理工已连续9年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目的就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关爱自我、勇于成长的心理健康理念。”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庆奎介绍,目前,学校已架构起网络、课程和活动在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常理工不仅要赋予学生谋生的手段,更要传授他们生活的智慧。”
全员皆兵,学生也是“心理卫士”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但一些高校还是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常熟理工学院院长朱士中表示,出现这样的状况,不仅是因为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还有一个客观原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师资。
“早在2001年,常理工便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专职教师人数有限,他们不仅要为前来咨询的学生提供服务,还得为辅导员们献计献策,加上监测相关学生的心理状况,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徐利新老师告诉记者。
如何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发展?常理工的做法是:全员皆兵,让全校师生都成为“心理卫士”。为此,学校经常组织心理教师、辅导员参加专业培训;每个班级挑选出一名心理委员,参与专家讲座、素质拓展等,打造起校、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细致关怀,让学生重拾自我
每年开学伊始,迎接常理工新生的,总会是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而且学校还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UPI大学生人格问卷两类测量,为心理健康隐患的筛查上了“双保险”。
“学校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会挨个约谈相关学生,对于有的学生他们还会定期跟踪、个别关注。”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周宏介绍。
来到常理工300多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教育专用场所,记者看到,这里配有咨询室、音乐放松室等,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墙上布置的“大树”贴纸,让这里感觉更像是温馨的家。
在这个房间,徐利新和她的同事每年要接受学生咨询100多人次,“成功疏导一例,造福一个家庭”的故事不断上演。2012年,学校一位女生找到徐利新,因为患上厌食症,她已经住过3次医院,徐利新和她交谈、回顾,了解到是母亲极强的控制导致了她现在的状况。徐利新帮助女生以母亲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她回想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并找来女孩的母亲,帮助母女化解矛盾。最终,女孩得以康复,还当选为学院里的学生会副主席。
创新方式,惠及全体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把教育的对象局限在犯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身上。”在周宏看来,心理健康教育要惠及全校学生,课程和活动是重要抓手。
从2012级学生开始,常理工开设了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除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外,还融入心理测量、心理剧、沙龙讨论等实践体验。与此同时,常理工还设置了《情爱心理学》等8门心理健康选修课。学生们告诉记者:“选修课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帮助我们了解很多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当下,很多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感兴趣,因为方式方法单一、枯燥。为此,学校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为龙头,组织了写一封信给未来的我、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徐利新介绍,协会每年组织近60场活动,参与人数达8000人次。(记者 苏 雁 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