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教学科研

首页 > 思政教育 > 教学科研 > 正文

学分制条件下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10-11阅读数:

[ ] 我校从2004年开始在公共管理学院试行学分制,2006年逐步推向全校。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深入推行,如何在学分制条件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了学生工作者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学分制 我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考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业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许多高校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我校从2006级全日制本科生开始全面实行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不仅对学校带来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滞留在学年制的框架内。如何在新条件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已经成了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学年制和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对比

1学生工作运行体制不同。学年制学生工作运行体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行“学校抓院系,院系抓年级,年级抓班级”,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层次清楚。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准许学生自主选任课教师、选上课时间、选修业年限,相对弱化了班级和年级界线,行政管理层次不明朗。

2、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不同。在学年制下, 实行以辅导员为主要力量,以班级为主要建制,以教室为主要阵地,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测评为奖惩标准的学生管理模式。学分制条件下,学生以课程为纽带,每人一张课表,形成多变的听课群。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学生上课地点分散,上课时间不同。行政班级管理能力急剧弱化。

3、学生工作对象的思想变化。在学年制下,同学有共同的学习活动空间,班级的概念强烈,彼此之间熟悉,感情深厚,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学分制的实施使个性化发展成为主题,使学生在取得学分利益的驱动下,更加注重对完成最低毕业学分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对自身集体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缺乏凝聚力;同时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进取心,而这些恰恰是未来社会所迫切需要的。

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控性不同。学年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是线性的,具有充分的可控性和较强的操作性。学分制下,弹性学制打破了

传统学年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严格规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成才需要或家庭的实际情况,提前或延迟毕业,给予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同时也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主动性。学分制下弹性的学习环境,促使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能会以各种方式接触社会,随着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诱发各种问题的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加,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控性降低。

5、学生日常管理难度增大。在学年制下,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相对集中,日常管理操作容易。学分制条件下,学生上课的地点分散,上课的时间不同。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工作量骤然增多。例如,把一条简单的通知有效地传递到每名学生中去,就会比原来困难得多。同时,班干部也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把同班同学召集到一起开班会或举行其他活动。同时还有思想教育如何进行,党团教育如何开展,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

6、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发生变化。学年制下,班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有效载体,大多数集体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实行以班级为载体的有形硬性管理。这种情况下,班级凝聚力比较容易形成。学年学分制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将变化为主要以宿舍、宿舍区、学生社团为主。

二、学分制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从学年制到学分制的转变,不只是教学体制的改变,它对我校体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分制的实施对它提出了挑战。

1、学分制对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选课制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式、选择教师和选择所学课程或课程模块。这些大大弱化了班级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桥梁、纽带的作用,打破了传统班级、年级的界限和传统的以班级为主要载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使以班会形式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关闭的局面,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干部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有效地利用班级进行工作,也无从追求统一的班级的特色。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如何重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这是因学分制实施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2、学分制对传统的教育观念、价值观带来挑战。学年制以应试教育为指导,在教育方法上以讲为主,采用灌输教育、填鸭式教育,教育途径依赖于班级进行,成果检验则以考试为主。这种方式比较呆板、单一,学生感觉乏味。学分制的实施使个性化发展成为主题,大量学生将兴奋点移到对自己的发展有利的专业课程和活动上来,在专业选择上,他们更注重结合自己的特点,围绕社会热点学习知识,注重使自己成为被社会招纳的人才,这种以体现自身价值为特征的教育模式必然会使学生注重个人利益,提倡个人价值,而忽视对集体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3、学分制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出了挑战。学分制不同于学年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就是实行弹性学制,只要修够了学分,便可获得学位,提前就业。这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增。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们提供了不拘于形式,灵活机动学习的空间,有能力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提前毕业,学校缩短了培养时间,学生也可以提前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上某些急需人才的供需矛盾。然而,在看到积极方面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消极的一方面,有些学生只专心于学习,注重学分,一切以学分为中心,对于集体活动漠不关心,思想政治课、公共课蒙混过关,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这种重技能知识,轻道德素质的现象,因学分制的实施而显得更为突出。

4、学分制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控性。学分制下,学校为学生创造了弹性学习的条件, 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放松、混学分,部分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经商,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竞争和学习、就业压力较重,加上学生思想和心理等方面不够成熟, 容易引起精神负担过重,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疾病;这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扩展,增加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要求。

5、学分制对原有学生评价机制提出了挑战。学年制下,学生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奖惩具体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各种原始数据以班级为单位搜集。学分制条件下,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学生学习进度不一,学习成绩难以用统一评比标准;由于班级淡化,班级同学互评、班级评定小组评估难以执行,学生思想品德成绩难以确定,因此,评奖评优的标准、办法和途径等需要重新设计,重新制订。 

三、学分制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学分制条件下, 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第一, 转变教育阵地,强化学生宿舍的功能。实施学分制后,学生的业余时间大部分是在宿舍度过,并且宿舍人员集中、信息传递快、宿舍调整周期长、人员住宿相对稳定,因此可以把宿舍作为最小的管理单位,把宿舍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普遍做法,以寝室为单位设立团支部或团小组;在楼层建立党支部;在这样的社团和党团组织中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责任感和荣誉感。

第二,继续抓好自然班的班集体建设和党团支部的建设。在学分制条件下,原来以专业、年级为基础的自然班淡化,学生中离合频度增大,在学习中出现了较大的流动性。自然班作为教学组织的一种功能消失后,作为学生的一个基层组织仍有存在的必要。它可以作为党团组织建立的基点,班级活动的一个场所。党团活动、政治学习、文体活动等等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通过班级活动来培养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更是自然班级存在必要性的精髓。保持自然班的班集体组织,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的落实。但自然班的班级建设工作同以前相比更应该重心下移,从新生进校就应选拔和培养一支班级骨干队伍,特别是注重学生党员的培养,用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作表率,以保证各项学生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宿舍也应以自然班的班级为单位集中,从空间上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应以自然班的班级为基础,设立党团支部,抓好党团组织建设,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学习就可以通过党团活动和组织生活来进行。

第三,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分进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这方面江西财经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把思想品德修养作为一门必修课,每学期1学分;同时建立“德育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品行修养进行记录、管理。这些做法促进了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和加强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很值得借鉴。

第四,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可比作“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它较直接的教育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明显。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育人的良好途径。特别是实行学分制后,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加强社团的建设,深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团的建立,弥补了班级功能弱化的缺憾,使学生重新找回集体的归属感。学校应提高对社团作用的认识,并通过团委加强对社团的组织、领导和支持,强化社团的管理与教育,可以尝试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者进社团的联系制度,在社团中建立临时党团组织。我们应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尽量多地发展社团组织,真正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个主战场。

第六,发挥导师制优势,创造人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导师不仅是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指导教师,还在学生的成长成才方面负有指导的职责。通过导师制,从体制上创造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

第七,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青年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他们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生活缺乏实际的感受和体验,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巩固与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和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锻炼和形成独立工作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学分制的实施对我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冲击和挑战,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随着高校学分制工作的全面推进,必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适应新形势,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保证学分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财经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2006823校长办公会议通过)

2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石罡明.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学分制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初探》.林韶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16

4、《推进学分制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李兆群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

5、《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曹雁.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构》李振全.现代教育科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