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教学科研

首页 > 思政教育 > 教学科研 > 正文

浅谈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生工作

发布时间:2010-10-11阅读数:

【内容摘要】 学分制教育为学生成人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应当把握学分制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扎实工作,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挑战 理念 机制 实效

实行学分制教育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学分制教育相对于学年制教育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已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共识,主要表现在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课程考核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学分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相互配合,“为教而教”、“为管而管”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探讨研究与学分制教育有关的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学分制的特点,工作才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成效。

一、面对挑战 冷静思考 消除困惑 走出迷局

目前,实行学分制教育在高校并不是新鲜的事情,就我校来看,从2004级开始,已经在工商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进行学分制试点,从2006级开始在全校全面实行学分制教育。不管是学分制试点还是全面实行学分制教育,对我校所有的教学、管理人员来讲,面对A的都是新事物,尽管有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但在学分制教育制度前提下,各个学校的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的个体素质,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既不能照搬照套,也不能违背教学规律性的东西,这就在很多时候使教育者和管理者感到“困惑”,感到既有压力,又面对发展机遇,但究竟如何面对,有时总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当通过学分制教育和学年制教育的比较分析,冷静思考,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增强教育与管理等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老问题新表现

谈到学分制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最多的莫过于“考勤难”,事实上,学生上课的到课率、上课听讲的认真程度等问题在学年制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只不过原来是所有萝卜放一个坑,便于“查”,现在是几个萝卜一个坑,相对分散,既然有多个坑,就不能指望用“查”一个坑的办法达到查所有坑的目的。查课是有指向性的管理活动,不管学生选什么课,和哪个年级、哪些人一起上课,要查其考勤,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应该都没有障碍,障碍在于大家习惯于整体“查”的感觉,没有把整体集中管理折细——转化成分散管理,因而感觉“难”,说到底,也即没有按学分制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来管理。

(二)新现象旧观念

学分制教育给学生以充分的选课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以及未来职业取向在教学计划框架内选课 ,这是学分制教育的优势。在选课过程中,也许有“凑学分”、“避重就轻”这种表象,但我们决不能认为这是学生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因此就说影响学习质量。有些课程既然教学计划中有,学生也做出了选择,我们就应该认同,在此问题上,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同样,既然课程选择余地大,就更适合各类人群的学习,不会因为有些学生基础差产生学习压大,自卑等不良心理倾向。如果有此影响,只能说明我们个别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学分制教育没多大关系。

(三)新特点旧做法

学分制教育同学年制教学相比较,其特点优势也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一方面我们对其特点优势津津乐道,而另一方面又“怀念”学年制教学下的许多旧做法。的确,学年制教学条件下的许多做法有其优点,但相对于学分制教育很多做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因此,面对新的教育特点规律,必须改变旧做法,否则,只能陷于“迷惑”中。就像前面讲的,想通过“查”一堂课,就掌握全班上课情况,这是绝无可能的事。

(四)旧机制新模式

从2004级学分制试点到2006级全面实行学分制教育,给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不言而喻的。就学生结合素质的考评来讲,已不能完全应用原有的评价机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殊性,真正从机制上起到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的作用。各个院系在学校未出台新的评价体系之前应该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对所在院系评价体系作出修订与完善,并按程序报学生处备案,面对新模式旧机制,一不能等靠,二不能没有应对措施,只要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二、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因势利导、扎实工作

实行学分制教育,需要从事学生工作的所有教育者和管理者,更新观念,了解并掌握其规律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把各项工作做细、做活,既要从严要求,又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各类优秀人才。

(一)加强对学分制教育条件下规律性事物的认识,更新观念,逐步探讨适合我校各专业特点的新方法和新模式。

1、要对学分制教育的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学分制教育有其明显的特点优势,这是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但在具体实践中,有时在某一方面还具有其特殊性,需要区别对待。就我校目前的学分制教育来讲,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如选课过程中,课程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小,想选的课程或想选的授课教师往往不一定能全选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也给学生工作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此类问题上,学生有两种表现,一是选择逃课,而是选择到别的地方(不是教务处下达的上课地点)听课,对于第一种情况需要我们教育疏导,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在同代课教师、教务处沟通基础上应该认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学分制教育的特点在我校的具体表现,采取符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2、要围绕特点,更新管理、教育、服务理念

学分制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分制教育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更新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和服务理念。

第一管理理念的更新。学分制条件下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度”,我们必须与此相适应,处理好“有所管与有所不管”的辩证关系,“管”是为了“不管”,通过细化管理、指向性管理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不管”,“管”只是手段,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管理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管、管什么、通过何种方法途径来管,要改变过去那种“为管而管”、“管住”学生的旧的思维习惯,要通过“教”和“育”来达到“管”的目的和效果,要管“细”管“活”。

第二教育理念的更新。不管是学年制教育还是学分制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学分制教育条件下,我们必须更加清楚,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怎么育。“授人以渔”这句话说来简单,真正做起来肯定得下一番功夫,要把思想、方法教给学生,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通过有针对性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指导,帮助学生,这些活动既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又包含第二、三课堂活动,灌输、启发、引导都是非常不错的办法。

第三服务观念的更新。要把“教育”和“管理”当作服务内容来对待,在工作中的角色作用肯定不一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体现,目的和手段才能达到完美的统一。

(二)善于发现难点,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1、“班级集体与小团队”的建设

实行学分制以后,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只是“不便”,而不是弱化“班集体”这一概念。事实上,学年制条件下,学生除了大部分课程在一起集体上课外,同学间的交流也不完全在上课的课间时间,而更多的是通过课余组织参加班级活动,加深同学间的彼此交流与沟通,是集体的力量和荣誉感,使班级有整体凝聚力。同样,在学分制条件下,把学生工作“网络”(信息员,干部队伍)建设好,同样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保持信息疏通,并通过集体活动强化班级观念,形成一种向心力。另外,学校组织的很多活动,有些并不是适合所有同学来参加,学分制教育,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按专业学科,兴趣组建“小团队”更能激发动机,扩展素质,而这一团队并不一定是以宿舍为单位,毕竟宿舍也存在选课等差异性。

2、日常行为的管理

在日常行为的管理上,应当采取对整体强化教育,对个体在强化教育基础上进行强化管理。比如考勤,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讲,上课到课、听课情况是不错的,逃课只是个别人,如果有哪一门功课缺课人数多,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因此,通过收集课表,采用个别随机检查,抽查以及有针对性的突查是能够达到管理目的的。

3、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扎实工作

顺势而为绝不是要迁就学生,而是根据学分制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努力。因此,学分制教育给学生工作带来的表面现象是“多有不便”,事实上,只要我们扎实工作,把握规律,循循善诱将更便于工作,也更利于学生成人成长,这需要所有学生工作管理者付出更多的辛劳与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