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到底有多难?面对同样的就业市场,为什么有的学校是山雨欲来,有的学校却云淡风轻?2010年、2011年,教育部两度在全国范围内共评出100所就业典型高校,本报记者今年专家组调研评选过程中的随队记者就各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深入采访。
126个项目:分解“难啃的骨头”
触摸复旦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从一本工作日志开始的。蓝色的封面上书“复旦大学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日志”,由该校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印制,发给各个院系的辅导员等相关工作人员使用。这本工作日志的起止时间从2010年9月开始,到2011年8月结束,这个时间段正是每年度的就业工作开始到结束。其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月的第一页上,都列明了当月就业工作的要点和辅导员就业工作重点。
12个月,详细理出就业中心每个月的工作重点,辅导员每个月的工作重点,调研毕业生信息、就业网、宣讲会、毕业生推荐表、公务员考试咨询、三方协议、寒假就业事务值班、就业不顺利情况摸底、推进西部计划等项目……直到“编写、修改辅导员和新一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日志”和每年一本的“就业白皮书撰写”,将“就业”这一块“硬骨头”分解成73个就业中心工作项目和53个辅导员工作项目,按部就班地推进。
温和、细致、低调、扎实,这本充满复旦文化风格的工作日志显示出,在大学,就业工作不再是临近学年末的事情,而是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的一种思路。清晰的工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和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带来一种安心,鼓励他们冷静、积极地面对人生的又一次“大考”。
“前期所有相关招聘信息,基本上不用去外面获取,学校的资讯很丰富而且很畅通,特别是就业网。”复旦大学新闻学校研三的李静说。
就业指导实际上从新生进校就开始了。“大一大二就有职业生涯的选修课,很热门,选不上。”复旦一位同学说。
关注就业、促进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的一种生活方式,上海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大学……每个学校都有学生就业的“三色书”,红皮书、白皮书、蓝皮书,分析各个专业就业环境,为学生就业指明方向,通览学校的就业状况,通过就业的反馈信息,作为调整改革教学的参考。
高校的就业工作已经不再向过去那样单纯地做一些服务,而是开始主动开拓市场,寻找资源。面向学生的指导,也不再是以促使其找一份工作为目的,而是开始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理念……
积淀+创新:“皇家学院”是如何“炼”成的
“测控专业是我们学校的老专业,在仪表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上海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整个单位从领导到员工很大比例是我们学院的学生,大家开玩笑说,我们学院就是他们的‘皇家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沈昱明教授介绍。硕士联合培养、本科教学实习、科研项目合作……用人单位和学院形成深入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向两端渗透,慢慢影响行业文化。对行业有影响的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家学院”也不是一块牌匾,说挂就挂。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测控专业始建于1958年,当时叫“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是我国该领域成立最早的本科专业。年复一年,凭借扎实的学风和一届届高质量的毕业生慢慢地在行业内形成品牌和口碑。
发动专业课老师促进学生就业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在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杨俊和院长通过材料行业协会,搭建学院与协会所属的600多家企业沟通平台,每年组织行业招聘会,学生供不应求。
“就业要发动专业老师的参与,老师在社会活动中始终想着学生就业的话,肯定有效果,因为老师最了解行业,也最了解学生。而且,老师考虑就业,就会因此考虑优化教学和课程。”杨俊和说。在就业压力的“倒逼”下,加强专业素质和能力成为学校和学生共同的选择,压力成为一种动力,促使学子认识自我、认识专业、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也驱动学校教学改革的车轮。
南京大学历史系的张生教授说:“大学把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带来压力,但是也形成促进的力量,促使老师考虑学生的需求、心理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等,不再简单的讲完课完事。”
静心做学问:大学不是职场加油站
“大家都说大学生就业难,很紧张。其实事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江南大学的学生座谈会上,该校教育技术专业的陈舒对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就业状况调研组组长张兰春说。
陈舒已经落实了自己的去向,并且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议:“大一大二的生涯规划课很好,但是希望对同学心态方面的指导多一些,消除大家的恐惧感。”
在喧嚣面前,浮躁在所难免,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同学找好了实习单位,但是没有完成学业,导师不放人,“很郁闷!”也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老师不想上大四下学期的课,同学们无心上课,每天往外跑,“很郁闷!”
“我们这样的大学,就业不应该成为学生的目标。”虽然就业成为老师们工作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大学的专业课老师普遍都认为:大学并非职场加油站,只盯着就业两个字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将会非常遗憾。学子应该在就业压力大的喧哗背后保持冷静,安心读好专业课,“修炼内功”,耐住寂寞,守候成功。实际上,这也是应对就业压力的最好办法。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09级世界经济系辅导员李长河鼓励他的学生们用纯净的校园心态度过大学,争取收获。他说:“大学有很多值得花费精力的事情,这些都是在社会上难以得到的机会和经历,有些同学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在时间分配上不理智,大学里实习工作,工作后又回来读在职课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王德峰教授在接受校园媒体关于“考证热”的采访时说:“考证本身就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无论是否抱着明确目标,必然存在盲目性。高等教育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人的修养、思想境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把时间、精力投入到为就业而做的准备工作,必然是一种损失。并不是所有同学毕业后都去做学问,但是4年大学,你是否做过学问、有没有学术体验,全然不同,也至关重要,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体验。
说到底,大学生要积极面对就业,但不应该错过青春与大学唯一一次真诚的“相恋”。(记者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