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着没有执法权、防范措施薄弱、管理人员理念落后以及没有从业资格要求等问题。笔者通过对美国高校社会化的安全管理体制、现代化的安全防范措施、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理念、专业化的安全管理队伍等特点的论述;提出公安机关在高校设驻派出所(或警务站);政府对从事高校安全管理人员实行从业资格认定制度;同时,也提出高校建立技术防范系统,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引 言 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发展,高等院校将更加完善、更加开放,校园的治安情况也将会变得更加复杂,面临的校园安全形势也会更加严峻,高校安全管理如何进一步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安全管理 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笔者通过国内外高校安全管理的研究认为,应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校安全管理中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通过对美国高校安全管理现状和特点的研究,分析和对比,提出实现我国高校安全管理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人性化的具体措施。
2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现状
2.1 管理体制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高校安全管理体制是高校的保卫处(科),其既是本单位的职能部门,又是公安机关派出的代表机构,行使公安部门授予的权力。1988年4月根据《关于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立派出所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全国有360多所重点高校的保卫组织组建成高校公安机构。1994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公安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对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公安机构,原则上应予撤销”。但“考虑到重点大学的特殊情况,对其已设立的公安派出机构,先维持现状,暂予保留”。但是,高校公安保卫机构没有了执法权,不再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只是高校的职能部门。 2002年12月,《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要在重点高校派驻公安机构,负责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高校公安派出机构党的关系实行由上级公安机关党委和高校党委双重领导,以上级公安机关为主的管理体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派驻公安机构无法实现,文件精神没有得到落实,高校安全管理机构仍停滞在没有执法权,难以适应高校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
2.2 防范措施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主要依靠:人员防范和机械防范。
在人员防范方面:高校主要通过门卫保安值勤、校园校卫队巡逻、干部值班以及安全检查等方式来防范各类事件的发生; 在机械防范方面:高校主要通过安装防盗门、铁栅栏等方式来防范各种违法违纪人员的行为。
近年来,有些高校开始加强技术防范系统的投入,但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这些防范措施无法适应日益变化和较为严峻高校治安形势。
2.3 队伍建设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队伍主要由保卫处(科)干部和保安以及校卫队等3部分组成。干部主要由转业退伍军人和高校毕业生两部分组成。
(1)其中转业退伍军人占绝大多数,大部分只有高中学历;
(2)保安主要由保安公司提供;
(3)校卫队主要由临时工担任,他们大部分是初中学历,高中学历极少,另外还有一些是高校后勤社会改革后其他部门无法安置的一般工作人员转入到保卫部门从事保安以及校卫队工作。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没有经过职业培训,没有从业资格要求,因此,他们在政治理论、政策水平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高,管理理念落后难以胜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
3 美国高校安全管理的特点
3.1 管理体制—社会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校校园骚乱频繁,治安形势出现急剧恶化的趋势。华盛顿州议会率先制定法令,授予各高校建立自身的警察的权力,在公立院校建立警察机构。随后,各州议会相继制定类似的法令,批准高校建立校园警套机构。1990年美国议会还公布了《校园安全法》,以联邦法的形式确立校园警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当前,美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多元化的体制。(见下图)
3.1.1 校园警察体制
校园警察体制是美国大多数的公立大学和著名的私立大学的校园安全管理实行的体制。安全管理人员由3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执法警察,大多来自本校教职工,享有与地方警察局同样的执法权;
另一部分是安全管理人员(包括搞技术防范工作的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相当于我国目前的保卫干部,没有执法权;
再有一部分人员是保安人员,类似于我国高校的校卫队或聘用的保安人员。 上述3部分人员都受高校最高行政当局领导,由警察局长(兼公共安全部部长)统一指挥。
3.1.2 保卫体制
保卫体制是许多州的私立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的体制,类似于我国高校目前的保卫机构。但是,它们多数大学安全管理机构都与地方警察局局长或地方县级以上行政司法长官签订授权协议而获得了警察权。高校安全管理机构只有一部分经过严格考核和专门培训合格的人员才能履行警察的权力,其他人员则履行保卫、保安职责。
3.1.3 保安(聘用、雇用)体制 保安(聘用、雇用)体制是美国有的州未能赋予私立大学保卫机构警察权,大学安全管理实行的体制。这些私立大学雇用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保安人员)来保护他们的师生员工。
3.2 防范措施——现代化 绝大多数的美国高校没有围墙,校园内的道路属于社会公共道路,行人可以自由穿醒,完全是开放的校园。传统的机械防范手段在美国高校基本已被淘汰,校园几乎见不到铁门、铁栅栏,他们在“人防”的基础上,充分依靠科技防范手段建立了多功能的防火、防盗、交通安全、报警等电子信息监控严密的安全防范体系。技术设施的完善,使校园安全防范形成了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严密网络。
3.2.1 多功能电子监控系统 各高校都建有一个电子监控中心,通过安装在校园主要交通路口、停车场、重要楼门和其他重要部位的摄像探头,对校园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监控中心集监控、报警、调度、救助功能为一体。 学校在校园的各个方位设置了专门报警电话亭,接受各类报警和紧急求助电话。报警电话与监控中心直通,只要拿起电话,不用讲话,监控中心就可以知道报警所处位置,立即就可以通过监控系统锁定有关区域,并视情调度人员前去处理。 此外,各高校的监控中心普遍配有电话录音分析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地方警察部门、FBI的信息库进行识别,确定当事人身份。
3.2.2安全防火技术系统 美国高校的建筑大多数都有消防报警系统,普遍安装了自动喷淋装置,配有ABC类的灭火器材,室内外消火栓数量多,能够保证提供充足的灭火水源。由于消防报警系统与监控中心直接相连,一旦发生火情,能够立即将报警信息传递到监控中心或地方消防部门。
3.2.3防盗、防侵入系统 美国高校已普遍采用了电子门禁系统。一些高校的门禁系统掌握在各建筑管理员手中,还有一些直接由监控中心控制,重要通道安装电子锁,师生凭电子钥匙(1P卡)开启,系统自动记载开启时间和使用者身份,确保万无一失。
学生公寓学生寝室的电子钥匙集体存放在电子钥匙柜内,学生凭指纹打开柜子拿钥匙,只能取自己的钥匙进出门楼。
3.2.4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美国校园是开放性的区域,不仅校内师生可以通行,校外人员也可以使用校园道路,加之整个社会车辆拥有量大,维护校园交通安全成为校园安全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美国高校除在校园主干道安装交通监控系统外,校园内部的道路交通标志设置不但充分而且非常合理,真正体现保证安全、便利畅通的现代交通管理目标。
校园道路上各种交通标牌、标线,齐全、醒目,提示牌也多,重要路口设置了红绿灯,其他路口设有缓行标志,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主干道上不准停放车辆,部分支路设置停车位。
3.3 管理理念—人性化 美国高校校园警察十分注重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服务。例如:校园警察义务为师生提供“护送”服务,夜晚只要有人提出护送要求,警察部门就立即派人出车,将其送到指定地点,直到其安全进入室内才离开;学生忘记带钥匙,只需要向校园警察打个电话,警察就来帮助开门;学生在酒后不能违法开车时也可以向校园警察求助,由校园警察将车开到安全地点停放;校园警察的巡逻车内都备有急救包和药品,警察均有一般的救护知识,随时准备救治伤者。美国校园警察通过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服务,实行人性化管理,拉近了高校校园警察与师生的距离,提升了校园警察的安全、护卫和服务形象。
3.4 队伍建设—专业化 校园安全管理队伍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退役警察和军官,一般要求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上,有学士学位,相当一部分警官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其中,应聘校园警察事先必须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没有公务员资格就不能够得到聘用。
校园警察在录用前,还必须接受警察培训中心为期14—16周的培训,不经训练考试合格,不能授予警察资格。在职警察每年必须到警察培训中心接受不同期限的业务培训,达到知识更新的目的,考试不合格将被淘汰。
另外,除校园警察外,安全管理人员和保安都需经过职业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从事安全保卫工作资格才能应聘安全管理工作。
4 美国高校安全管理给笔者的启示
虽然,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校园安全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美国高校在安全管理理念和一些方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4.1 高校派驻派出所(或警务站),实现安全管理社会化 美国的警察执法权,采用的是分权制,各个警察机关,包括地方政府警察机关之间,单位和地方政府警察之间,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警察机关之间,都是相互独立执法,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只是协作关系。我国的公安执法,采用的是集权制,从中央到地方公安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宪法、刑事诉讼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明确规定,公安执法权由公安机关行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行使。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不能照搬美国校园安全管理的体制,即政府公安机关向高校安全管理机构授权,给予其“公安执法权”,但是,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安全管理体制,公安机关在高校派驻派出所(或警务站),行政和业务归当地公安机关领导,实现高校安全管理社会化。
4.2 加大技术防范系统的投入,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 高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与社会各方面联系也更加广泛深入。校园由过去的封闭或半封闭转向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人员结构由过去的单一成分转向多种成分,治安管理的方式由过去的内部管理转向社会化管理,校园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笔者认为,依靠传统的人员防范和机械防范已不能适应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因此必须借鉴美国高校在安全管理技防的成功经验,加大校园技术防范系统的投入力度,建立电视监控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防火自动报警系统、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等,实现高校安全管理现代化。
4.3 实行从业资格制度,实现管理队伍的专业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安全管理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没有经过职业培训,没有从业资质要求,难以胜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因此,我国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安全管理队伍的职业培训,实行从业资格制度,使高校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另一方面要督促高校重视对高校保卫队伍的建设,引进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从事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再出现高中、初中等低文化程度者管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怪事。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高校安全管理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学历,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如现代网络技术和安全防范技术等),实现高校安全管理队伍的专业化。
4.4 强化服务意识,实现安全管理的人性化 笔者认为,要强化高校安全管理人员的人性化和全方位的服务意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保卫部门是学校的职能部门,不是过去的“公安部门的派出机构”、“公关机关的基层组织”,要深刻认识到广大师生对安全管理工作评价不高,其中因素之一就是安全管理工作过分强调管理甚至“吃拿卡要”,即使服务也强调有偿服务。 高校安全管理人员要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探索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无论在硬件或软件上为广大师生创造人性化管理环境。近年来,河北、山东、四川等地部分高校建立的110报警救助系统,是高校安全管理实行人性管理的重大举措,值得推广。
高校公安干警也要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能照搬管理社会治安的那种模式来管理高校治安,借鉴美国校园警察成功的管理经验,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高校技术防范的优势,与高校资源共享,在接到报警后,快速做出反应,迅速赶到现场处理。
5 结 论
21世纪的今天进入了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为高校的学生提供一种和谐、安全、健康、文明的学习环境,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有序、健康的发展是政府、社会及高校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对美国高校安全管理的研究,笔者结合中国的现状和国情提出以下建议:
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尽快落实公安机关派驻派出所(或警务站)进高校,对从事高校安全管理的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
另一方面高校应尽快建立现代化的技术防范系统,确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才能适应社会和高校发展对高校安全管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