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使命光荣、责任在肩。一所好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不可或缺,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功能虽有所发展,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使命始终未变。大学由培养人才之需而生,并因此延绵千年。正如康奈尔大学校长弗兰克·罗德斯所言:“大学产生于学生对教学的需求。没有学生,可能会有研究院、学术研究中心,但绝不会有大学。”大学是因大学生而设,办大学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以生为本”应是大学的第一理念。
问题来了,我们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了吗?“以生为本”是仅仅被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还是真正被放在了心里、落到了实处?是否真正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革的动力之本?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今年6月,笔者有幸随团赴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以下简称UB)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培训,所见所闻,感触颇深。
以教学为中心处处体现。不同与我们教师职称评审时的拼科研,在UB,教师升职时,考察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教学质量,第二才是科学研究,科研很重要,但教学永远第一。教师上课,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每周,教师要有6小时固定的时间指导学生,不是非常特殊的原因,不能随意更改,如更改,必须在下周补上。UB的教务长向我们介绍,学校的关注点有三个,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二是国际交流;三是对学生全方位的支持。在美国,教授被学生投诉则可能被辞退。学校除教室之外,供学生学习沟通交流的场所非常多,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校园中,随处可见桌椅。笔者去的时候,虽然很多高校已放假,但依然到处可见学生在学校提供的场所,或静静地看书,或三五成群交流探讨。
实验室重在学生使用。在我国,介绍实验室时,常常会把重点放在设备本身或承接的重大课题。在UB,该校负责人重点不是介绍设备如何的先进,而是津津乐道于介绍学生利用这台设备做了什么,一台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大型实验设备被隆重介绍。笔者同行的老师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实验室设备不比美国高校差,但我们差在运用。虽在假期,实验室都是随时可做实验的状态。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在了解了美国大学教师的招聘、升职、管理和退休相关情况后,有老师如是说,回国后再也不吐槽了,和美国的大学教师相比,我们简单得多。在UB,想成为一名大学教师,要首先过试讲关,3小时的试讲课,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要出模拟试卷,要回答考官近乎苛刻的提问。教师升职,要有四方面的考察:一是教学质量,二是科学研究,三是校内担任社会工作,四是在国际会议以及学术杂志刊物中担任职务,这是对教师全方位的考察,而且是连续6年的考察。美国高校没有我们的辅导员岗位,但要求升职的老师在校内担任社会工作,笔者理解是部分地扮演了辅导员角色。
时间短暂,看到的难免片面和肤浅;国情不同,照搬照抄也断然不可。但从美国高校的关注点,到教师的入职、升职和实验室的管理等方面来看,无不体现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无不把“以生为本”落在了实处。相比之下,中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知名高校在争创双一流的同时,地方高校在力争更名的同时,“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在了哪里?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中国教育报》2017年10月09日第5版 版名:高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