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法学为办学特色,经、管、法、文、理、工、教多学科相互支撑的综合性财经大学。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研究生和普通本科学生12700余人,公共理论课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山西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概况
学校现有思想政治理论专职教师56人,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29人,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15人,法学院法律基础教研室12人。在这些教师中以学历结构计,博士4人,硕士27人,学士21人,不具备学位的4人;以职称结构计,教授8人,副教授16人,讲师19人,助教13人;以年龄结构计,35岁以下23人,35—50岁24人,51—60岁9人。另外,学校还有思想政治理论兼职教师5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9人,讲师35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六个教研室及综合办公室和资料室。2003年,拥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4年,该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挂靠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DVD、录像机等教学、实验设备;有一万多册(盘)教学参考图书、音像资料,这为我校公共理论课教学、科研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经济学院政治经济教研室和法学院法律基础教研室分别承担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法律基础》的授课任务,是我校公共理论课的两翼。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开设情况为:研究生中开设3门,分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形势与政策》,其学时分别为36、36和80。普通本科生中开设8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其学时分别为48、48、36、36、36、36、36、110。
学校在2001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在经费投入、师资培养、设施配备、教材管理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每年在定额经费不减的情况下,增拨专项经费10万元,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课程建设。
近两年,在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努力下,我校先后获得“山西省’两课’优秀教学单位”、“山西省’三育人’优秀基层单位”等荣誉称号。李红岩等10余名教师受到学校和省教育厅表彰。
二、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理论课领导机构建设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情况,成立了专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领导组(’两课’建设领导组)”。校党委副书记申建设同志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薛文治副书记、主管本科教学的郭泽光副校长、主管研究生教学的原梅生副校长任副组长,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职能部门一把手为领导组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红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具体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门落实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
三、师资队伍的管理建设情况
近两年我校在师资学历提高、学术带头人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1、师资学历提高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现有思想政治理论专职教师56人,其中有博士4人,占教师总数的7.1%,比2002年增加了2人;硕士26人,占教师总数的46.4%,比2002年增加9人。另外还有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8人。学历层次在较短时期内有了大幅度提高。
2、师生比例
2004年,学校共有研究生、普通本科学生12700人,师生比为1:184。尽管近几年学校不断扩招,但由于我校新增思想政治理论教师8人,师生比基本保持在1:180左右。
3、学科建设及学术带头人的确立培养情况
2002年,我校以申硕工作为契机,将“素质教育培养”和“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确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并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学术带头人。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培养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是王茂林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是李红岩教授。学校每年对学术带头人的科研经费予以适当倾斜。
200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红岩教授被评为校级、省级“教学名师”。李红岩、柴晓霞、曹继生老师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两课’教师”。
2004年,我校规划建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如下表:
课程名称 | 建成精品课程时间 | 负责人 | 参加教师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2005年7月 | 李红岩 | 张文华、杨一民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2004年7月 | 靳共元 | 武巧珍、马惠琴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2006年7月 | 武晓峰 | 王金香、曹继生 |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2005年7月 | 王效民 | 尚兴娥、刘长林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2007年7月 | 任云丽 | 柴晓霞、聂淑华 |
思想道德修养 | 2006年7月 | 王季桃 | 李 晶、赵先武 |
法律基础 | 2007年7月 | 王小平 | 田肇树、席良民 |
4、兼职教师的规范管理情况
我校现在共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5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9人,讲师35人。针对2002年教育厅“两课”评估专家组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管理工作不够规范所提出的意见,我们认真听取并积极改进。2003年,我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对兼职教师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选拔考核。受聘的兼职教师聘期为三年,每学期必须参加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并完成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不能履行职责的兼职教师,聘期满后不予续聘。同时,利用每月一次的党务例会,对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进行当前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培训,以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教学理念的更新
我校在完成省教育厅课题《面向21世纪“两课”教育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对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推动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祖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开拓型人才,过去认为教学就是把已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明显滞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注意围绕学生主体来进行。教师的主要任务由单纯灌输变为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情况
为解决教学客体的接受度等问题,必须改革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我们尝试采用了下列教育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启发参与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增强了理论的鲜活性、实效性,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思考,最终能够较好地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创新情况
把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适时地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手段滞后的局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几年来,我校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强化网络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第一,推广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通过一台多媒体电脑,将投影仪、录像机(或VCD)、录音机等多种声像设备融为一体,将平面的知识立体化,给学生以丰富、形象的教育素材。它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感官对知识信号的摄取能力。我校多次举办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培训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80%以上的能够自己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
第二,逐步推广计算机网络教学。局域网在我校已基本建成并普及,很多学生宿舍都有电脑并加入了网络,这就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教学提供了条件。通过网络,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余就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解调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2003年非典期间,我校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教案、复习思考题等,对离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程教学。
第三,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鼓励学有所长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试点。2002年12月,我校武晓峰老师获山西省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一等功。
4、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2002年“两课”优秀教学单位评估之后,我校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集体备课制度、集体阅卷制度、新教师上岗试讲制度、教学检查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同时与学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环节。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1、我校“三进”工作研究情况
经过校外专家匿名评审,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的《高校公共理论课“三进”工作研究》被确定为学校2003年度重点招标课题(项目编号ZDKT—03025),课题经费5000元。该课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的必要性、优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和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2004年4月,该项目已结题,正在组织鉴定。该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必将推动我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我校“三进”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给高校提出了新“三进”任务。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届二次会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宪法,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这更增强了新“三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始于2001年。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发表后,按照教育部社政司的要求,我们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基础性地位。目前,我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已从“一门为主,多门渗透”,发展到独立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已经被优先列为学校重点建设的“精品课程”,在学科建设中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提升到学科建设的高度,实质上就是要按照学科建设的规范和要求,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整体高水平发展。
结合课堂教学,我校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本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书籍,看一部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影视剧作品,写一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心得体会,做一件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好人好事。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接受正确思想、摒弃错误观点;使理论教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渗透和拓展。
我校学生的“三下乡”活动已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联合起来,从2001起,把“三下乡”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调查,并写成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使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有所提高。今年暑期,我校将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事实表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是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有效途径。
六、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进思路
1、充分发挥学校“两课”教学领导组的职能和作用,每年除例行的工作调研外,还要以座谈会、研讨会的方式定期召集承担公共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单位领导和骨干教师共商课程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特别是因分属不同教学单位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解决。
2、学校为“两课”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给予政策倾斜,鼓励40岁以下教师积极深造,在职读取硕士或博士学位,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历水平。
3、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完善、扩大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使之成为实践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另一方面继续发扬我校把公共理论课教学实践与学生的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有机地联结起来的传统,使这一体制更加完备,党、政、团、学、教工作形成一股合力,发挥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4、进一步理顺各教学环节,切实改进“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改过去以兼职教师为主而为以专职教师为主,改过去教学时间安排随意性比较强为教学时间纳入教学统一计划,沿续我校不论文科、理科都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传统,并将《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新生教育课程有机整合,形成有理论有实践、有分(各学院承担部分监考、阅卷工作)有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辅导授课、监考、阅卷、登录成绩)的体制,进一步促进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