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理论学习

首页 > 思政教育 > 理论学习 > 正文

培育办学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的立校之本

发布时间:2014-03-11阅读数:
培育、形成办学特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和重点之一。为了引导高校彰显各自的个性和办学特色,解决办学趋同问题,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特制定了“特色项目”这个门槛性指标,并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办学特色鲜明。这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工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相关政策以及高校自身认识等原因,我国高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往往盲目向老牌本科院校看齐,复制它们的办学模式,忽视对自身特色的研究与培育。培育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立校之本。

一、培育办学特色:新建本科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随着1999年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其中,一大批教学基础较好、师资结构相对稳定、人才培养社会认可度较高且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高职高专院校纷纷通过合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在政府和学校自身的努力下升格为本科院校。目前,全国本科院校740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就有近200所,在本科院校中占相当的比例。[1]

无疑,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与升格前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许多方面不可避免存在着差距。例如,缺乏高水平的适合本科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条件;学科和专业建设滞后;科研意识薄弱以及梯队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等等。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区别高职高专、其他老牌本科院校,获得社会各界认同便成为颇受关注的焦点。

然而,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没能清醒地把握升格后自身角色的转变,以及自己在本科教育系统中科学、合理的定位,急功冒进、贪大贪全,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课程结构与设置、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盲目趋从老牌本科院校。长此以往,必将妨碍自身的健康发展。合理定位、培育特色是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在高等教育办学格局中真正拥有自己一席之地并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升本不仅仅是学校名称和办学层次的简单变化,更重要的是办学层次和内涵的提升。办学层次的提升必将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对包括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建设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应正确分析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位置、社会发展状况、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重点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逐渐凝炼并培育出自身的办学特色。

二、培育办学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办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E. Ashby)有个著名的论点——“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2]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背景造就了办学特色迥异的高校。高校优良的历史传统,不但是高校宝贵的财富,而且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土壤和源泉之一。办学特色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3]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形成过程就是结合学校历史传统进行吸纳、升华和创新的过程。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具有多年高职高专的办学历史,其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从时空来看,办学特色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历史进程。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前所积淀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不可避免地对其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培育本科办学特色,有的起显性作用,有的起隐性作用;有的起积极作用,有的起消极作用。刚刚跨入本科办学行列的新建院校,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办学环境,不应也不可能简单地推倒一切另起炉灶,而要总结、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既有的办学特色,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凝炼、培育新的办学特色。如果全盘抛弃原来的优良传统,所谓新的办学特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而失去了特色。而且,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不可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必须汲取学校的优良传统,选取最具特色,最具有潜力的方面重点投入,培育新的办学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培育办学特色,除了继承历史传统以外,还要对其进行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没有继承,新建本科院校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新建本科院校只能原地踏步,也就没有未来和希望。新建本科院校继承历史传统,并不是不加鉴别地全盘接受,而是在继承中扬弃,在扬弃中不断地拓展与创新。新建本科院校一般为地方性大学,并由地方出资举办,因此,这类学校还要根据它们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超越和突破历史传统,与时俱进,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中不断培育特色、强化特色,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办学实力及其社会影响力与地位,不断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实现与地方的良性互动,增强自身的生命力。

三、培育办学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参与竞争的前提与关键

根据美国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哈默(C. Hamel)提出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理论[4],高校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一所学校所独有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因此,必须根据自身的特色适时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升级转换。一方面,特色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只有在发展中深化特色才能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特色又是核心竞争力的结果,只有保持并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才能不断形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现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我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沦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庸”,既没有足够的办学自主权,缺少创新的动力,也没有足够的生存压力。因此,高校普遍存在着两大难以克服的弊端:其一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的能力很弱,专业设置重复,教学内容与方法老化过时。一方面不能提供社会所急需的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因为所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难以就业。其二是高校之间同质化日益严重,即不管新老学校不分各自所在区域不管自身办学历史和特点,在相当单一的评估指标指挥棒的驱使下或在不切实际的办学目标的引导下,办学定位、办学目标高度趋同,由此产生的低水平竞争日趋激烈。在相同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下,新建本科院校处于前有老牌大学的阻击、后有众多高职高专专科学校的追击、旁有民办大学虎视眈眈的夹击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不容盲目乐观。

新建本科院校要扭转这种局面,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培育自身的特色,“力争表明在特定的品质和服务方面和外部支持群体的关系方面的独特性”。[5]

新建本科院校要从学校实际和地方社会需求出发,全面考虑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扬长避短,以办出特色,强化特色,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竞争力,不断地在竞争中发展壮大。鲜明的办学特色不仅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且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组成和体现。无疑,培育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谋求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新建院校以发展办学特色为突破口,通过局部率先突破,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在不长的时期内赶上名牌大学的例子比比皆是。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树立特色意识,培育办学特色,着力寻找市场竞争的空隙和机会,做到以差异性取胜、以创新性取胜、以独特性取胜,从而创造出学校特色和声誉,在竞争中逐渐做大做强。

四、培育办学特色: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高校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站”[6],高校办学实践越来越直接服务于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要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多样化发展,高校必须办各自的特色,并在此基础进行合理分工。

然而,在计划经济和大一统文化传统的长期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重视统一性而忽视多样性,导致高校个性、办学特色不明显,教育层次和类型边界模糊,难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这种状况,对刚刚加入本科行列的新建院校尤为不利。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不及时调整定位、培育办学特色,难以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也难以在本科教育层次立足。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彰显办学特色,力争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找到符合自己特色的恰当的定位和社会分工。这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之所需,更是基于时代多元化要求的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按照一些专家的观点,我国高等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呈现出一种由里到外8圈的“圈层态势”。基于这种“圈层态势”,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处于该圈层的第7圈。根据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7],不同圈层(类型、层次)的高校因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不同的社会分工都能办出高水平的教育,呈现出多样性。然而,在现实中,我国各圈层高校的办学特色却不够鲜明,社会分工也不够明确,难以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B. R. Clark)曾指出:“对各高等院校进行分工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因为这有利于不同单位全力投入不同的工作。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最侧重应用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8]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一个独立的圈层,怎样与前6圈层的院校、与第8圈层院校相区别,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基于各圈层高校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育与形成。

近200所新建本科院校同处一个圈层,并不意味着这些学校办学都必然趋同。高等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办学趋同,特色不明显。每所新建本科院校因其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管理归属于各个不同地方等方面与所在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在办学上应呈现出各所在地区的特色和比较优势,来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任务。例如,应根据学校所在的地方经济建设、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应瞄准所在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

综上所述,对于本科办学经验不足,办学特色尚处在探索阶段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培育办学特色,是其立校之本,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且,培育办学特色,还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举措。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引导的课题,需要我们积极采取切实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