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理论学习

首页 > 思政教育 > 理论学习 > 正文

吴仁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需要解决六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4-06-06阅读数: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发展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一次自我“革命”,需要对大学本质及价值观、质量观、发展观进行深度思考和重新构建。着眼于服务现代化建设,着眼于服务应用技术人才成长成才,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应当着力解决好六个问题。

  应用技术大学具体人才培养目标设定问题。不同的应用技术大学要在层次、类型上或者是说人才培养层次、类型定位上体现出差异。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自身专业建设基础及技术积累,具体地确定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并切实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中。

  要推动具有一定基础的、主要是获得硕士学位授权或者是专业学位试点的高校,将人才培养定位在主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上。前者主要考虑适应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培养的人才所应用的技术应当是产业创新技术而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技术的创新性是应用技术类高校的重大特征之一。后者主要考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于应用技术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使现代技术的知识综合度越来越高,发挥具有硕士授权或专业学位试点的优势,以新的思维、模式争取在培养硕士层次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上形成特色与优势。

  建立促进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快构建促进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管办评机制,尽快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确立应用技术类高校的地位和保障。要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并举,围绕建立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选准“管”与“评”改革突破口,形成强有力的对“办”的推动与拉动之势。

  要推进管办评分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重点培育有行业、企业参与的社会评价组织与评价机制,真正让社会、企业更多地从实际需要来评价大学发展。政府部门应把社会企业对大学的评价作为资源配置的最重要依据。要努力推进分类管理的落实,促进政府部门制定强有力的具体办法,尤其是要将提供学生实践机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宏观调控与微观推动的内在要求,大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专业学位教育。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背景下应用技术人才综合素养提升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然会对社会和个人的利益观、财富观产生深刻影响,迫切要求深入思考为应用技术类高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更扎实的思想基础。要努力探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针对性与现实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观。

  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同样需要较为厚实的理论基础及科学理性。要研究大学外语、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性与实效性。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等新要求,开设生态与环境意识、技术概论、工程概论等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维方法。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工业文明素养,促进科技、人文、审美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和追踪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增进学生对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

  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布局及实践体系构建问题。要强化围绕行业、产业的专业布局思想。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专业调整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都应当适当集中构筑专业群,加强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成集合效应,使人才培养形成较鲜明的行业或产业特色。

  要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围绕不同水平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将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革新实践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开设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实验课程,构建开放、灵活、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要增强专业建设的学科内涵,根据具体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正确处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关系,特别是要合理设计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

  以增强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结构性转型问题。推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根本要靠建设一支符合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这是目前最困难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必须迈过去的“坎”。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是要强化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但这是一个结构化目标,就是专业教师整体必须有很强的实践能力,重点是技术应用能力,而基础课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都要了解实践。同时,这是一个团队化目标,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在强化教师个体的实践能力时,要强调团队实践能力,根据具体的专业建设及所涉及的工程、技术水平进行教师团队实践能力的整体设计与配备。

  要坚持整体提升队伍素质。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为主,坚持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教师到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科技企业访学研修。以提升岗位能力为主,努力创造机会、构筑平台,重点加强青年教师教学技术研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导向机制,切实促进技术研发应用队伍、基础课教学队伍以及具有工程实践经历背景的双能型教师队伍协调发展。

  应用技术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及实效增强问题。要进一步结合学科专业实际,紧紧抓住区域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要努力开拓技术创新服务,深化与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实质性项目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服务,加大力度推进专利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要抓住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出现对干部培训、技术培训需求急剧上升的有利时机,全面提升培训服务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要把开展区域需要的继续教育作为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了解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重要领域,继续在学校有优势有特色的领域开展专业化的政策性研究,争取成为各方重要的咨询机构或意见来源单位。(吴仁华 作者系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12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