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晋商文化

首页 > 思政教育 > 晋商文化 > 正文

穿越历史再走西口

发布时间:2011-03-18阅读数:
■寻访时间:2006年7月21日-7月25日

  ■寻访路线:乔家大院———杀虎口———呼和浩特———包头

  杀虎口,一个历经千年风雨仍旧巍然的关隘,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参合陉”,到隋唐时的“白狼关”,它记载着金戈铁马、烽火狼烟、沧桑玉帛、世道兴衰……

  而当时光驻足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时,位于山西右玉、内蒙古和林格尔交界处的这个关口,已经成为清朝西征噶尔丹的重要后勤基地之一。在此历史关头,别具眼光的晋商顺势而生。比在他们前后“走西口”出外谋生的贫民幸运的是,他们以此为起点,栉风沐雨,一步步发展壮大,直至称雄华夏。

  “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相对与被称为“东口”的张家口,“西口”杀虎口的繁荣程度要高得多。7月21日,记者从晋中乔家大院开始,一路向北,沿着历史的幽径一路探寻……

  “走西口”成就乔家辉煌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记者选定的第一站,是与杀虎口密切相关的晋中祁县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的晋商豪宅,如今已被大多数人看作是晋商的标记和象征。乔家大院占地约十六亩,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陪同的导游告诉我,自从电视剧《乔家大院》播出后,乔家大院的旅游火得厉害:“今年五一黄金周,人多得都没法子,满眼都是人,后来为了安全都不敢再卖票了”。

  乔家的兴盛,缘于乔家商业的创始人乔贵发,他简单的出西口求生存的欲望,最终衍生出一个纵横全国的商业王朝。

  清乾隆元年(1736年),穷汉乔贵发推着独轮车孤独地离开了乔家堡,从本质上讲,他一生都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离开村子时,他最大的理想也许只是盼着将来能过上“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乔贵发过杀虎口来到内蒙萨拉齐,加入了“大盛魁”的驼班,拉了几年骆驼。有了一点积蓄后,他又做豆腐、生豆芽,做起了靠手艺赚钱的小本生意。后来和合伙人一起办起了正规字号“广盛公”,经营粮油酒茶。乾隆三十一年,年已48岁的乔贵发回乡盖起了乔家大院最初的一处院落,也就是今天的一号院。

  后来“广盛公”买卖上赔了钱,但大难不倒,生意居然又兴隆起来了,为了纪念这次起死回生,“广盛公”被改为“复盛公”。到孙子乔致庸时,乔家的口外商业发展到了顶峰。以包头为中心,280余处店铺分号遍布全国各地。包头原来只是个几百口人的小村子,就是因为山西商人来了以后,才逐步繁华热闹起来,所以至今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俗语。

  乔贵发最先加入的“大盛魁”商号,就是从杀虎口走出去的三个随军小贩创办的;和他共同开办“广盛公”的,是先他到内蒙古的秦钺,而秦钺,正是杀虎口人。

  杀虎口:晋商孕育地之一

  从1690年开始,通往杀虎口的路上热闹了起来。路上走着一批批奔赴前线的士兵和跟随部队前进的商人。康熙皇帝亲率八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军粮供应成为决定战事胜败的关键,但是由于战场与后勤基地之间相隔万里,运输线路又要跨越茫茫草原、浩瀚沙漠,在当时的条件下,大宗货物的运输完全是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运一石军粮要耗费120两白银,开支太大。当朝廷为此事一筹莫展之际,有地利之便的山西商人看到这个巨大的商机,主动请缨随军挑担运送军粮和补给,于是成千上万正愁没饭吃的山西农民离开土地,拉开了大规模“走西口”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人随军运送的粮草,实际上是低价从别处贩上,再高价卖到军队里。尽管每担军粮朝廷只需要付出原来1/3的白银,但山西商人仍能从中渔利不少。不少商人买卖越做越大,逐渐由挑担推车的行商变为开店铺甚至“集团公司”的坐贾。

  杀虎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西征大军的大本营。为了加强大本营的“经济建设”,清政府还在距杀虎口10公里的右卫城建立了管辖四县一州一厅的朔平府。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不少山西大商人在这一带开了店铺。清政府早在50年前的顺治七年(1641年),就在杀虎口设税关,专门负责征收东自天镇,西至陕西神木一带的进出口关税。战争打响后,为了补充军费开支,税关又得到了加强,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过关,无不收税,这些税收直属户部管理。当时在杀虎口这样一个边关小镇,竟聚集了户部抽分署、道台、巡检、税印、守备等八大衙门。极盛时期这里居住人口达4万多。那时,杀虎口的每一天都是忙碌而嘈杂的,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北方最大的贸易集散地就此形成。

  沿着历史的惯性,杀虎口的繁华一直持续到民国。

  杀虎口85岁的老人范润,他记忆中仍清晰保留着杀虎口民国时的模样:三四处二层的楼房,楼房周围住着好几千人。西门前有三四家店铺,卖布、杂货、干货,还有两个当铺、三个药铺。有福全、三义两个大旅店,去口外的人从这儿路过,很多人晚上就住在那里。“可热闹哩,口外的姑娘都想嫁到我们这儿,人们都管我们这儿叫‘小北京’呢!”

  范润老人不知道,他幼年看到的,只是杀虎口往日繁华的尾声。现在的杀虎口上百年的老房子所剩无几,年轻人大都外出谋生,全村人口只剩下五六百,大街上难觅人影。杀虎口前黑石铺就的西口古道上深深的车辙仍在,曾经的故事永远藏在了车辙里。杀虎堡残墙外面种着的玉米已有一人多高,瓦蓝瓦蓝的天空下,绿色的玉米与土色的残堡对视着,沉默无言。

  归化城里的晋商背影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古称“归化城”,德胜街18号有一处青砖红门的宅院,是旅蒙晋商规模最大的商号大盛魁的总柜遗址,现在,它恐怕也是在呼市绝无仅有的晋商字号遗存了。7月23日,记者来到呼市寻访这处建筑。

  大盛魁总柜周围是一片破乱的平房,门前的路面铺着方砖,路边开着零零星星的花。院门门楼上的招牌字迹已看不清楚,朱红的大门已经褪色。和山西人在内蒙古建的大多数宅院的大门一样,这也是一个拱形的门洞,结构非常简单,与晋商发迹后在老家盖的豪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大盛魁创建于清雍正二年,其创办人并不是什么富户大商,而是山西的三个小贩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时间再往回推十多年,康熙年间的他们还在杀虎口驻防的费扬古部队里做厨夫、服杂役。

  这几个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同时也为费扬古部队采购一些生活日用品。他们积极而认真地干着每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为未来的成功做着积累。很快,机会来了。费扬古部队在康熙统帅下,西征进入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的时候,王相卿、张杰、史大学也以小商贩的身份,肩挑货物随军前往,不久便以他们三人为主体,合伙开了大盛魁的前身“吉盛堂”杂货店。这些人先是专为康熙西征大军服务,供给日常生活用品,后来就发展成与驻军及当地的老百姓进行贸易活动。王相卿们在这一过程中挖到了第一桶金,由肩挑手提的小商贩变成了财东。

  难以想象,就是这个不起眼的院落,曾经是六七千人的商业队伍的中军帐。在茫茫的草原上,这支队伍蚂蚁一样浩浩荡荡扫过了每一块牧区。“集二十二省之奇货”,几乎垄断了蒙古牧区市场。据统计,大盛魁每年运往蒙古等地的砖茶总值达五万银两左右;每年贩羊最少十万只,最多可达二十万只,每年贩马最少有五千匹,最多两万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盛魁积累了可观的财富,有人说,如果把大盛魁的财富全部铸成50两重的银锭,那么这些银锭可以从呼和浩特一个挨一个摆到北京城。

  现在,大盛魁总柜原先的建筑仅存一幢二层小楼。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楼门紧锁。楼体的颜色虽然有些暗淡,但还算整洁。而院子里后来盖起的平房均已出租做办公室。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当地政府已经把大盛魁遗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探访财神庙

  在内蒙古的许多地方,你可以看到喇嘛庙,也可以看到清真寺,更多的则是汉民建成的关帝庙、龙王庙、马王庙。神佛们比邻而居,其乐融融,正是民族和文化融合的写照。

  庙宇是人精神的寄放之处。旅蒙晋商在一点点完成自己财富积累的同时,也修筑了大量的庙宇。但是今天,这些庙宇已所剩无几。

  7月25日,记者探访了内蒙古包头市正在维修的财神庙。财神庙是很能反映汉民族文化的庙宇。那时的走西口者们走到了这里,也把财神庙带到了这里。这座庙是在嘉庆十年(1805)由山西商人集资修建的。他们选择了包头环境最为优美的地方作为庙址,“此地涧水萦绕于前,曲阜环列于后,虽无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而幽闲其状,包罗万象”(《建立财神庙碑记》)。

  财神庙也留下了当年生意人的痕迹。庙内碑文记载:皮毛商在做大宗毛皮生意时,如买方看货后,买卖双方一时没有成交,别的商号必须等两三天,不能当即从中插入。对做买卖不正大光明的人,轻者按买卖多寡,见十抽三,归绒毛社所有;重者则罚他把财神庙前的旗杆用油漆刷一遍。这样,使受罚者受到道德谴责,对其商号信誉也有影响。这样的交易环境,现在的人们一定会心向往之!

  财神庙所在的东河区是老包头最早的居民聚集地,跟大街上乘凉的人聊聊,就会发现,这里80%的居民祖籍山西。各个时代走西口的山西人在这里盖了大量有着拱形门洞院门的房屋。这些房屋,是走西口人对自己飘泊生活的归纳和重建。前人去了,但房子还在向我们传达着那个年代的信息。现在,这些房屋却面临被拆除的命运,而“拆迁办”就设在财神庙院中。在财神庙四周,我看到了许多标语:“认清形势,尽早搬迁”、“漫天要价,依法严惩”、“不拆不行!”

  历史就这样一片片碎裂着,后人还能看到财神庙周围的这片走西口人盖的老房子吗?

  末代“西口人”

  那些走西口的山西人,就如一粒粒的草种子,在风中四处飘荡,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落地生根。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记者采访了许多解放前后来到内蒙古的走西口人,他们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的故事,有苦涩也有甜蜜。

  右玉孙何旺:回去看见什么都觉得亲

  7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巧报镇东大黑河村,记者见到了孙何旺。白发,平头,黝黑的面色,说起话来,额头上三条深深的皱纹不住地颤动。老人78岁,是右玉县道阳村人,27岁时来到呼和浩特市,51年过去了,她的右玉口音一直没变。

  “俺大伯子是(上世纪)四几年逃荒来的,右玉那会儿可穷呢。这地方能养住穷人,后来俺老汉当兵复员,和他哥哥商量,户口就落在了这儿了。”老人的记忆很清楚,这是一个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时间。1955年九月二十,她和丈夫从右玉八里庄雇了一辆牛车,走了三天,才来了这儿。“当时就三口人,甚家具也没带,上来寻房住院的,可受了罪了。买不起大炭,就烧炭面面。有一次烟不顺,‘轰’一声,炕板子一下就被掀了起来。现在好不容易熬盼出来了,人家(指丈夫)却走了……”说到这儿,老人眼圈有些湿润。

  今年正月,孙何旺的大兄弟过世了,她回了一趟右玉。“回去看见什么都觉得亲,右玉城的城墙窑窑钵钵的还在呢,县政府大楼盖得不赖,我进去跟看门老汉拉呱了半天。”

  崞县张老太:想不到走西口还能住高楼

  张素英老人比孙何旺大4岁,也生活在赛罕区,是崞县(今原平)人。

  “我16岁时出嫁的,媒人说他大我8岁,亲也没相,蒙着红盖头,坐着轿到了他家里才知道,他比我大18岁。不过他脾气好,不打人不骂人,家里穷的时候,一个馍馍也是让给我吃。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了。老汉是个木匠,年轻时候就给人做家具哩,口里人穷做不起家具,就来了口外。解放前,没火车,没汽车,他一个人扛着木匠工具走8天才能从崞县到了呼市。后来有了火车,因为怕花盘缠,也只能一年回一次家。”

  星移斗转,如今桥靠村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一个富裕的城中村,村委会每月发给张素英老人418元养老金。村里4年前还给分了楼房,“想想刚来那会儿,住别人一间小平房,娘儿4个盖一床被子,土炕上连席子也没有,现在一分钱也没花就住了楼房。”张素英老人脸上写满了幸福,“和那时比,这会儿好活得像是在天堂,那时做梦也想不到走西口的人还能混成个这样。”

  忻县杨黄金、张劳根:永远忘不了出口外时的苦

  “1931年,我姐夫就走西口来了包头。1946年,我和姐姐一起从忻县到包头找姐夫。”

  76岁的杨黄金坐在自家门前的石碾上,波澜不惊地向记者讲述着走西口的路,“我那年16岁,父母托一辆去包头的胶皮车领着我们。每天走六七十里,晚上住店。走到应县要过桑干河,河水深处齐腰,浅处也没到膝盖。车夫领我们到了水浅处,我和姐姐就互相搀扶着过河。到了包头,姐夫给我在一家杂货店找了一份工作,当伙计,能吃饱,不用饿肚子了”。

  在与杨黄金交谈时,从巷子里走出一个身材魁梧的老汉,杨黄金说,他叫张劳根,忻县老乡。他手里捏着一根自己卷的纸烟,正吸得津津有味。他比杨黄金迟5年来包头。“我是19岁时来的这儿,忻县那面每人不到5分地,没法活。在这儿当时一个月挣6块钱,凑合着能养活了自己。后来又租地种,一亩地一年租金2块钱,只能打点吃的,也攒不下几个钱。没办法,又用小平车给人拉货,从这儿拉到昆区,40里地,整整拉一天,才能挣2块钱,一天下来,腿疼得站都站不起来了,就这也没有几个人雇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张的命运发生了巨变,卖肉挣了钱,盖起了一幢二层土楼,竟有二十多间房。说到这里,他孩子似地从兜里掏出厚厚一叠钱来,向我们面前一亮:“看!多不多?”他的举动中有几分炫耀,有几分满足,有几分幽默,往日生活的艰辛似乎并没有在他身上做太多停留。这是一个快乐的老头,在他身上,是一种风雨过后的平静。

  ……

  孙何旺们应该算是最后一代走西口的人了,他们多数是带着无奈出口外讨生活的“草根”,他们的故事多数都带着血泪。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一带,还能找见很多这样的山西人。也许,再过几年,随着这些人的故去,经历过走西口的人将很难找到,到那时,走西口会不会被他们的后代理解成一场游玩?

  在记者的寻访中,很多老人一听问他们“走西口”的事,都会不由自主地哼上几句二人台。二人台这种地方小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走西口的历史,但是这几个世纪的历史又哪里是一曲小戏所能完全记录下来的!“西口文化”同洪洞大槐树的移民文化一样,它是一部说不完的大书,它是一项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珍惜它,抢救它,保护它,弘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