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毁晋阳城后,在晋阳城以北的唐明镇新建城池,政局相对稳定,商业发达,文化得到了发展,吋有“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的民谚。太原府城内逐渐形成各类建筑群。金元时期,太原城建基本延续了宋城建制,但行政级别有所提高,地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改宋金太原府为太原路总管府。太原今天仍然留存晋祠、狐突庙、窦大夫祠、重耳庙、关王庙等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宋金元时期祭祀性建筑,这些承载着时代信息的建筑是连接晋阳城与太原府城不可缺少的实物例证。
宋朝时期的建筑秀丽纤巧,富于变化,已不再兴建规模巨大的建筑,只在建筑组合方面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并大力发展建筑装修与色彩。
金朝时期,女真族吸收宋朝文化,逐漸汉化,建筑具有宋朝特征。由于金朝统治者追求奢侈,斜拱更加复杂,建筑装饰与色彩比宋朝更富丽,是明清宫殿建筑色彩的前驱。
元朝时期由于战乱,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建筑发展也基本处于凋敝状态,大部分建筑简单粗犷。在建筑方面,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工艺美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因素,使中国建筑呈现出若干新趋势。此时期大量使用减柱法,但正式建筑仍采用满堂柱网。汉族传统建筑的正统地位在此时期并没有被动摇,并继续发展。官式建筑中,斗拱的作用进一步减弱,斗拱中出现了假昂,比例显著缩小,明清建筑加以承袭延用。元代宫室建筑也承袭了唐宋以来的传统,而部分地方建筑则继承金代,在结构上作新的尝试,使用大内额构架,大胆运用减柱、移柱法。大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元朝以后的装饰纹样倾向质朴写实,建筑的色彩和图案风格秀丽绚烂。
山西境内元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及结构做法各地区相互交融,在继承和吸收了辽金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两种体系:一类是气势宏伟、制作规整、手法考究的官式建筑风格,如窦大夫祠。一类是民间建筑活动中形成的建造风格,其特点是建造手法及选材随意,多采用自然圆木,建筑构造技术大胆,大量施以减柱、移柱造,个[生化突出。太原清徐狐突庙就是典型代表。
狐突庙位于太原清徐县西马峪村北。据《清源县志》载,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修缮。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山门、戏台、钟楼已毁,现存献殿、寝宫、鼓楼等建筑,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狐突庙内的塑像、壁画地域特色明显,人物形象生动,是太原地区至今尚存的为数不多的珍贵文物之一。
狐突庙山门,即倒座戏台,又称过门戏台。山门前台为木隔扇,正门平日不开,每逢祭拜活动抬神出巡时,拆掉隔扇,从此门出入,以表示对神的尊敬。1980年代,戏台毁于大火,仅残留明代遗址及部分构件。献殿东西山墙现存明代壁画50余平方米。西墙为《出巡布雨图》,东墙为《施雨回宫图》。
二进院清雅幽静,院中古槐枝繁叶茂,苍劲挺拔。东西两侧设碑廊,内有元代《重修利应侯神像碑记》,明代《重修利应侯庙记》等碑石10通。
正殿是狐突庙现存之精华建筑,低矮而雄壮,雕刻玲珑剔透。正殿即寝宫,分前后室。前室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悬山顶,为清代建筑风格;后室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为金代建筑风格。现存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晋名臣”匾额,光绪十八年(1892年)“功著晋邦”匾额。檐下施单翘单昂斗拱,淳厚朴实,疏朗大方。殿内梁架用材规整硕大。室内两侧设官吏、侍者、武士彩塑像6尊,正中塑狐突夫妇金装像。狐突红脸,头戴金冠,身着金袍,面貌肃然,呈王者像;夫人着凤冠霞帔,面容慈祥端庄,呈命妇冠服像,是元代重饰的宋式官服。画像线条简练,形态逼真。两侧各有侍女塑像三尊,为尚冠、尚衣、尚书、尚席、尚沐、尚膳的六尚侍女,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狐突,是春秋晋国大夫,重耳外祖父。重耳避难外逃时,曾令二子狐毛、狐偃随行护卫。怀公有意加害重耳,威逼狐突欺骗二子挟重耳回国,狐突直言:“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父教子贰,何以事君?!”他拒绝了怀公的要求而被杀害。后重耳回国,励精图治,终成霸业,称晋文公。他不忘外祖父的功绩,“哀其死,嘉其节”,于是建庙祭祀,称狐突庙。因“求雨辄应”而成神,俗称狐神庙,当地百姓尊称狐爷庙。清光绪《交城县志》记载:“神乃却波(今交城)人”。狐突葬于古交市与交城县交界处的狐爷山(亦称狐突山、狐偃山)。
窦大夫祠作为元代官式建筑风格代表作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窦大夫祠是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窦擊之庙宇。祠位于太原西北隅的上兰镇,坐北朝南,环境幽雅,背靠二龙山,巍峨壮观,面对汾河,东与上兰镇连接,田园成畦。祠内古柏苍翠,祠旁泉水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因其常年水温较低,人称“寒泉”。清流潺潺,与苍柏古祠交相辉映,雅趣十足。这就是被人誉为太原古八景之一的“烈石寒泉”。
窦大夫祠古地面积约24864平方米,现存乐楼、山门、献亭、大殿、东西厢房等建筑,献亭、大殿均为元至正三年(1343年)建筑。
窦祠每座建筑都各具特色。令人称赞不绝的当属元代的献亭,立于殿前当心,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一间。单檐歇山顶式建筑,蓝琉璃瓦剪边,普柏枋,阑额及柱用材硕大,建筑雄浑,气魄壮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献亭内精美绝伦如天宫楼阁般的天花藻井,由斗拱递叠而成,雕刻细腻,玲珑精巧。献亭后檐与大殿前檐连构成一体,为中国古建筑上的“勾连搭”形式。献亭柱上所挂楹联是清乾隆年间凤台令沈荣昌所拟,“太行峰颠孔圣为谁留辙迹,烈石山下晋贤遗泽及苍山”,令人回味无穷。大殿位于祠院献亭北端,面阔三间,琉璃剪边。当心间置板门,正面有沥粉彩画巨龙两条,盘曲雍容,委婉自如,栩栩如生。板门背面现存元代题记。稍间置破子棂窗。殿内中央神台上坐窦大夫像一尊,美髯长须,风度翩翩。
窦擊,字鸣犊,曾因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为后人所景仰,在汾河北畔立祠祀奉,因祠依傍烈石山,故又名“烈石神祠”。 宋元丰三年(1080年)宋神宗赐封号英济侯予窦擊,故亦称“英济祠”。窦擊生前已是受人爱戴的贤士,拥有很高的声望,他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与执政者赵简子的政见相左。赵简子曾说:“晋有鸣犊,鲁有孔丘,吾杀此二人则天下可图也!”孔子闻窦雙之名,曾驱车来访,途中忽闻窦擊被赵简子所杀害,在遗憾中驾车而去。
窦大夫祠建筑,造型美观、结构精巧、风格独特,主要为元代建筑风格,明、清两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既具有一般建筑之共性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雕琢考究,造型丰富,琉璃制品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迹。窦大夫祠与观音阁、保宁寺、赵戴文公馆、烈石寒泉合为一体,山水与建筑相融,风景秀美,游人无不流连忘返。
狐突庙、窦大夫祠产生在金元战乱年代,充分体现了晋阳人民对先哲英烈由衷崇敬的情感,这些祭祀性建筑,虽历经沧桑,仍光辉夺目,实属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太原金元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上承北宋、下启明清的典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