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地处太原西山,位于吕梁山脉的东部边缘,三面与吕梁山衔接,面临太原盆地,距市区20公里。主峰海拔1200米。
龙山主峰的阳面,有一处道教建筑即龙山昊天观。它坐北向南,依山而建,虽然正殿、山门、牌坊等主要建筑已毁,但整个建筑形制及规模依然清晰可辨。在昊天观之东约50米处,有一突兀的巨大岩石,龙山石窟就建在这块岩石的两个崖面之上。
据《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披云真人》记载:“癸巳,大丞相胡天禄时行台河东,请主醮事。甲午游太原西山,得古昊天观故址,有二石洞,皆道像,俨存壁间,有宋童二字,师修葺三年,殿阁峥嵘,金碧丹艘,如鳌头突出,一洞天也。”又据《嘉靖太原县志,寺观,昊天观》记载:“在县西一十里龙山绝顶,元贞元年,道士宋德芳建。观东石崖,列凿石室八龛,有道者姓宋号披云子所凿。一曰虚皇,内刻石像十一尊,二曰三清龛,内刻三清像三尊;三曰卧如龛,内刻卧像一尊,传为披云子卧化之所,四曰玄真龛,内刻石像三尊,五曰三天大法师龛,内刻石像三尊,六曰七真龛,内刻石像七尊,第七第八二龛,俱名辩道龛。玉皇大殿五间,正德初年内官畅英重修。”
以上记载可以说明,宋德芳于甲午(1234年)游太原西山时。已经“有二石洞”,即现在的第4、5两窟。“修葺三年”,是指修建第1、2、3窟历时三年完工,之后,再用三年完成了第6、7窟(1239年竣工),历时六年完工。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内官畅英重修,又凿两窟(即第8、9窟),形成了现在九窟的规模。
宋德芳,字广道,号披云子,山东掖城人。他是全真七子丘处机十八位弟子中最有成就的一人。曾随丘处机出使西域,谒见成吉思汗。1234年初,应大丞相胡天禄之请,前往河东主持醮事,途经太原龙山,发现吴天观和两个石窟,遂主持修建昊天观开凿龙山石窟。
第1窟为虚皇龛,元代开凿,共有雕像21尊。该窟坐北朝南,位于石窟群的最高处,窟门内方外圆,窟平面为圆形,弧顶,正壁面凿一莲辦形龛,龛内主奉虚皇老子盘腿坐像,圆雕,头已佚,长髯尚存,身后刻有圆形头光,内刻五道升腾的云气纹,外饰火焰纹。衣饰披垂于座沿四周,衣纹简洁,自然流畅。龛的两旁各雕有天尊立像10尊,呈环形排列,脚踩祥云,双手执笏,部分头像伕失,头部后壁刻有彩色的圆形头光,布列方法似为道教府诸天朝拜元始天尊的仪轨。弧形洞顶刻盘龙两条,大部分已风化脱落,只留存少部分。正壁龛额两边原有一对飞天雕像,1930年代与头像先后被盗。在藻井与雕像之间,留存有元代石刻题记,计49行,每行2字-4字,共190字,字有缺失,内容选自唐吴筠《玄纲论》。
第2窟为三清龛,元代开凿,内有雕像15尊,均为圆雕。该窟坐北朝南,位于第一窟的正下方,窟平面为弧角方形,平顶,三壁设坛基,坛上雕像,正壁坛上雕坐像三尊,分别为原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他们袖手盘腿作打坐状,身后刻有椭圆形背光和圆形头光,外饰火焰纹,两头伕失,一头尚存,有须,头戴莲花宝冠,着裙、褐、帔,衣裙舒缓垂落于座前。东西两壁各有雕像6尊,六真人,六侍者(二童子四侍女),均刻有圆形头光,8尊头失,仅有4尊完整。真人戴高冠着裙、褐、帔,拱手执笏,坐于有踏脚的凳椅上;侍者着道袍手捧供物,分立两侧。藻井为五龙祥云图案,窟门内两侧各刻有元代题记一则。
第3窟为卧如龛,元代开凿,共有雕像3尊,一卧两立。该窟坐北朝南,位于第二窟的正下方。窟门内方外圆,平面为弧角矩形,弧顶,顶无雕饰。正壁设一横台座,一免冠老者面南侧卧于台座之上,足西头东,枕长形圆筒枕,无须,左手拂腮,右手隐于平抚腿部的长袖中。紧靠台座前两边各有一着道袍侍者,一尊头失,一尊头残,足踏方座,拱手笼袖,恭敬站立。据传卧像为宋德芳,但有学者认为,当为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
第4窟为“三天师”龛,唐代开凿,共有雕像11尊。石窟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顶,三壁三龛。正壁设坛基,坛基占石窟的二分之一,正壁开尖拱龛,一铺三尊,一天尊二真人,一坐两立,坐像为天尊,留连腮八字须,颌部无须,着裙、褐、帔,左手抚腿,右手抬起,安坐于矩形台座上,身后刻有桃形头光和背光。两侧立像为女真人,着裙、褐、帔,双手把诸香华,足踏圆形重辦仰式莲花座,体态丰腴,呈“s”形,动感强,衣纹均呈泥条凸起,悬垂感较强。东壁一铺三尊,一天尊二真人,一坐两立,像已严重风化,漫漶不清。西壁一铺五尊,一坐四立,天尊双手交迭,掌心向上,安坐于台座上,该铺座尚未雕完,凿痕仍清晰可见。
第5窟为玄真龛,唐代开凿,共有雕像3尊。石窟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顶,正壁设坛基,坛基占石窟的二分之一,正壁开尖拱形龛,一铺三尊,一坐两立,一天尊二真人,主尊身后绘有桃形头光和背光,雕法与第四窟基本相同。
第6窟为披云子龛,元代开凿,共有雕像4尊,3尊头失。坐西朝东,弧角方形,平顶,三壁雕像,正壁设坛基,坛上设束腰台座,台座之上雕坐像一尊,头已伕,有须,为披云子宋德芳。南北两壁各有雕像一尊,分别为宋德芳的弟子秦志安、李志全,是跟随宋德芳开凿龙山石窟的主要人物。南壁西侧面,开一圆拱门,门分两扇,门半开,一身着道袍的童子手持书卷,砍踏进门来,这一做法,通常被称为“妇人半掩门”。石窟藻井为团风浮雕,双凤展翅,盘旋于浮云之中。石窟四壁各有题记一则,其中西壁和北壁的题记,大部分已漫漶不清,只有东、南壁题记尚存,题记中大都记录了石窟开凿和竣工的时间。如东壁窟门上方的题记:“披云自赞/这个形骸许大/已是一场灾祸/被谁节外生枝/强要幻成那个/更分假像真容/便是两重罪过/只因眼病生华/毕竟有个甚么/自戊戌春至己亥秋工毕”。
第7窟为七真龛,元代开凿,坐西面东,分前后室,现存雕像8尊,头全失。前室为长方形,内门两侧原有两力士,现已失,门洞上方刻有“玄门列祖洞”五个大字。南壁开有一方形浅龛,疑为镶碑之所。内室平面为弧角方形,平顶,三壁台座相连。正壁雕坐像3尊,北壁雕坐像2尊,侍像1尊,南壁雕坐像2尊。藻井满饰二龙戏珠高浮雕,可惜,由于窟顶渗漏,大部分浮雕风化脱落,仅留存部分。门额两旁各有一仙鹤,展翅相对,飞翔在升腾的云气中。仙鹤下方各有元代题记一则。
七真龛的内容是全真教的“全真七子”,系王重阳祖师的七位弟子,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他们以后各创门派,成为祖师,故称之为“玄门列祖”。
第8窟为三皇龛,明代开凿,位于南崖面前突出的一块岩石正面,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顶。三壁环台座,台座用石头堆砌而哎,相互通连,台上原有泥塑,现已毁,只有残留的部分泥塑残块。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也即神灾、伏羲、皇帝。
第9窟为辩道龛,明代开凿,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顶。三壁环台座,相互通连,无雕像。位于第1、2、3窟西面低矮的崖石中,坐北朝南。由于地势偏低,修建后不久,遭遇几次强烈地震和雨水冲刷,该窟即被泥土掩埋,1996年,为修建石窟护坡时,意外发现。
龙山道教石窟,由于开凿时期不同,所以雕凿风格也不尽相同。
唐窟,即第4、5两窟,从石窟形制和人物铺陈来看,特别是第4窟,三壁三龛,一铺三身,一坐两立,一铺五身,一坐四立,明显是模仿佛教石窟的制式而来。两窟造像,皆脸庞圆润,体态饱满壮硕,上腹部系腰带,二垂带下垂至足部,衣裙贴体,衣纹如泥条凸起,侍者的垂带中部还有环状和方形饰物,身体前倾,胯部微微侧扭,充分体现了唐代塑像的雕刻特点。从石窟形制、雕刻技法到体态服饰,与天龙山唐代佛教石窟相比较,相同点较多,龙山唐代石窟几乎可以说是临摹了唐代佛窟,而不同点只是将头部的肉髻改为盘髻,增加了两道八字须,雕刻技法也没有天龙山石窟娴熟而已。尽管如此,龙山唐代道教石窟,还是说明了唐代晋阳地区道教的发展与兴盛。
元窟,即第1、2、3、6、7窟,从这五个元代石窟来看,几乎全部采用了圆雕的手法,石刻雕凿风格朴实凝重,衣纹采用阴刻,褶皱分明厚重,衣饰简洁素静,有明显的蒙元风格,人物铺陈也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注重写实。单从人物造型来看,元代塑像面部表情单一,庄重严肃,衣纹线条平直,显得呆板、单调,与唐窟比较,缺乏动感和生气。龙山元代石窟,除了继承唐宋时期的雕塑风格,还吸收了蒙元时期的文化以及民间艺术和其他教派的艺术,具有明显的写实特征。第2窟中的座椅和带有蒙古族特色的服饰,都具有金元时期的特点;第1窟中的飞天浮雕,是模仿佛教的雕塑和绘画,把飞天引人道教石窟,给庄重严肃的场面,带来一丝生气,给理想中的道家境界增添了几分玄妙,第6窟中的双凤藻井、 “妇人半掩门”形象以及第7窟中的白鹤,都是宋元时期平民百姓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鹤为仙鹤,寓意玄门列祖为神仙。“妇人半掩门”是宋金以来民间工匠惯用的一种装饰手法,此处巧妙的应运,一方面有扩大空间之意,更有渲染气氛的作用,龙凤图案历来是皇权势力的代表,金元以来,逐渐走入民间,团凤寓意喜庆吉祥平和,表明道教在为万民祈福,说明道教造像在不断吸收民间艺术,使道教艺术平民化。从第3、6、7窟内的布局可以看出,石窟营造者虽然承袭了佛教石窟的营造理念,但是,主像却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把已故的祖师王重阳、全真七子雕塑成具体的形象,供奉起来,供道人瞻仰祭祀,就连活着的宋德芳和二弟子也成为供奉的对象,是全真教吸收儒家尊师思想的一种体现。元代石窟中还大量地应用了龙纹图案,一方面反映了金元时期全真教对龙的尊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元初全真教与皇室的特殊关系。由此说明全真教在兴盛发展时期,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民间艺术和其他教派的文化艺术,借以宣扬道教,吸纳更多的信众,充分体现了全真教“三教圆融”的指导思想。龙山元代石窟的营造理念,虽然包含有“三教圆融”的思想,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保持纯粹的道教本色,这些特殊的理念和造型,形成了龙山道教石窟自身的特点,与其他元代道教石窟形成鲜明的对照。
元初是中国雕塑造像艺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全真教的兴盛时期,全真教道人宋德芳来龙山修建吴天观、开凿道教石窟,是全真教在太原地区发展的必然,也是道人宋德芳继承师父丘处机“汝缘当在西南”的遗训,把太原龙山作为全真教的发展基地,面向山西,全面发展全真教,为以后编修《道藏》,奠定了基础。
太原龙山道教石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纯道教石窟,具有鲜明的蒙元特色,在中国道教和道教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石窟中还遗存有许多元代题记,记述了石窟开凿的准确纪年,因此,它不仅是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和道教美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元代雕刻、书画和文学艺术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