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晋南地区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作为晋阳文化中的戏剧,在晋剧的形成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晋阳戏剧的形成与兴起
原始社会末期,山西的乐舞就具有很高水平。据最近在太原晋源区、晋水流域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套编钟、编磐证实,那一时期在统治阶级上层社会,乐舞活动就很活跃频繁。
据记载,西周初年(大约公元前1106年),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在封地(太原晋源区晋祠)就常举办“乐舞”。而且“乐舞”名称繁多,归纳为“六代舞”与“六小舞”之称。
西周时期,宫庭采侍官每逢春秋两季都要到民间采集歌谣。加工谱曲后,用于祭祀和宴会等场合的演唱,其中所唱的“唐风”,就来源于太原地区。如《椒聊》、《绸缪》、《鸭羽》,《葛生》等,就是“唐风”中的优秀篇章。这些歌谣都具有较高的人民性,很受百姓欢迎,流传比较广泛。
汉代,随着社会的相对稳定,“乐舞”活动就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刘邦为祭祀“神农”而命人创作了由16名男童表演的《灵星舞》(见《后汉书·祭祀志》)。很快,这个舞蹈被当时的代王刘恒,带到了他的封地——太原,《灵星舞》在太原地区又增添了新的生机。
1979年,在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发掘的北齐太师墓中,发现了有歌舞乐伎,列旗羽葆的场面,这些足以证实,北齐皇帝经常往来的别都晋阳,在统治阶层,乐舞活动相当盛行。在北齐的乐舞中,其中有一个舞蹈叫《兰陵王入阵曲》,这支舞,是由士兵们创作的,也可以说是产生于民间的乐舞作品。歌舞中记
述了兰陵王长恭,多次戴着假面破阵杀敌而大获全胜的故事。
东晋建武一年(公元317年),来自民间的乐舞《并州歌》以它惩恶扬善的积极主题,受到了人民的颂扬。
从《并州歌》的出现,到《兰陵王入阵曲》的诞生,充分说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乐舞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容低估的主导作用。这些由劳动人民所创作的乐舞,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匈奴攻陷晋阳,到东晋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鲜卑族的北魏政权统治晋阳,可以说在南北朝期间,统治太原的主要是鲜卑族。由于鲜卑族是一个爱好歌舞的民族,不少乐舞也随之传了进来。其中有《北歌》、《真人代歌》、《敕勒歌》等。这些乐舞对汉民族的乐舞,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由于太原是李唐王朝起兵的根据地,所以自唐朝立国之后就倍受皇家的重视。晋阳被立为盛唐时期的三都之一(即首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当繁盛的艺术的活动,在京都长安盛行的时候,太原地区的乐舞活动,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诗人李白游晋祠时写下了“翠蛾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白云飞”的诗句。后白居易在游晋水时也写下了“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的诗句,对当时歌舞演出的情景做了生动的描述。
从太原小店区金胜村唐墓出土的舞俑看,舞者“头梳高髻,穿朱赭色开领短上衣,腰系朱赭色拂地花裙,手执薄巾翩翩起舞”,也证实了当时乐舞活动的形态及盛况。这种乐舞活动,不仅贯穿了整个唐代,直到北宋仍有方兴未艾之势。
北宋以后,深深扎根于民间的乐舞活动,在不断地吸收艺术营养的同时,戏曲也逐步地成熟起采,以歌舞演故事的形式,于金元之际登上了太原地区的舞台。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特色,为晋阳文化之宝库又增添了一枝亮丽的奇葩。
二、晋阳戏剧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元朝时期,活跃在太原地区的“北杂剧”,不仅培育出了技艺全面的优秀艺人,而且还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其演员善唱《梅花》,《水龙吟》等曲的梁梅,就是当时的著名歌伎。在全国的剧作家中,光太原籍作家就有五名。如李寿卿、刘唐卿、乔吉、罗贯中和李务等。他们创作的作品众多,其中《吴员吹箫》、《秋莲梦》、《度柳翠》、《吴越春秋》、《赵氏孤儿》、《白兔记》等,就都深受观众的喜爱,甚至延演至今。
明清时期,太原地区除北杂剧外,昆曲也从外流入,有乡土味的地方梆子戏也开始兴起。在王易风先生《山右戏曲杂记》中记有“孤笛横吹南部曲,悲笳频咽并州腔。” 清朝乾隆年间,梆子戏的演出活动,不仅在山西境内,而且还涉足到了都城北京。清人朱维鱼在《汾河旅话》中写道:“村社演戏皆曰梆子腔”。
随着科班及演出班社的逐渐增多,以及音乐,唱腔、乐器的进一步改进,晋剧——这颗在晋阳艺术殿堂中闪耀的明珠,也就脱颖而出。晋剧也就成了代表一方水土的地方剧种,而且在不断的演出提炼中,晋剧逐渐壮大成熟起来。
民国年间,晋剧在太原地区活跃频繁,各个晋剧班让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演员,如丁果仙、丁巧云、花艳君、盖天红,十三红、十四红、中头黑、狮子黑等等,数不胜数的名老艺人。这些生活绝技的优秀艺人,不但活跃在本土地区,而且还流动到内蒙古、张家口、北京、天津等地演出,在关内外都极有影响。在他们演出的剧目中,光大本戏就有五十余出,折子戏就有上百出之多;后由于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戏剧呈一派萧条景象,多数艺人都生存艰难。
三、晋阳戏剧的兴盛和壮大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对戏剧工作的重视和关怀,戏剧队伍终于获得了新生,各演出团体纷纷排练整理富有现实意义、主题鲜明健康的剧目,又积极配合形势,上演新创剧目。有《小女婿》、《春香传》、《张羽煮海》、《屈原》、《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等。紧接着不久成立了太原有史以来第一所“戏剧学校”。又成立了既能对悠久戏剧历史加以深入研究,又能对各戏剧团体、编写新戏的专门机构——“太原戏剧研究室”。为培养戏剧的后起之秀,发扬光大民族文化,“戏剧学校”学生走出去到全国各地“拜师学艺”,向兄弟各大剧种交流学习。接着,又排出了由“戏剧研究室”创作的新戏《翠云岭》,《矿山烽火》、《阳春姐妹》、《汾水长流》、《红钻颂》等。丁果仙等名老演员还率团赴京参加了戏剧观摩会演。丁果仙等还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太原的戏曲事业呈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文革”十年,给戏剧事业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粉碎“四人帮”后,在党和政府的“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政策鼓舞下,在“双百”方针的正确指引下,一度萧条了的戏剧又焕发出了新生。各文艺团体不但积极恢复传统戏,又很快编演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创剧目在并州上演。
紧接着,又恢复了在“文革”中被撤销了的“戏剧研究室”,后改为“太原市戏剧研究所”、“太原市艺术研究所”,并组建了强有力的戏剧创作队伍,为繁荣太原市的戏剧文化事业,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在党和政府及各类领导对戏剧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戏剧队伍有五名演员摘取了国家对演员设立的最高奖项——梅花奖。他们分别是郭彩萍、高翠英、谢涛、武凌云、胡嫦娥。
光辉灿烂的晋阳文化源远流长,戏剧文化作为其中一支,将秉承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使中华文明以万古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