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价值观教育

首页 > 思政教育 > 价值观教育 > 正文

独家解读-汪玉凯:公报首次提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概念

发布时间:2014-04-12阅读数:

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凤凰网邀请国家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汪玉凯、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周为民,第一时间解读全会公报。

凤凰网资讯:首先请两位老师谈一下对此次公报的整体感受?有哪些亮点?

汪玉凯:海内外对这次三中全会期待很高,公报内容和我的预期基本吻合。应该说经过长时间调研、讨论,全党智慧达成了共识。

公报透露的信息中,有六点值得关注。第一,明确了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也就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方面,有两个概念是第一次提出,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二是要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这两个概念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总目标做了定位。

第二,此次提出的改革方案是全方位的,既不是经济的,也不是政治的,而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全方位改革,。这沿袭了了十八大的改革思路,是在十八大改革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扎实的改革方案。

第三,此次三中全会公报特别强调注重法律权威、加快完善司法制度改革、保证司法独立、审查独立。中国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概念,这是一个新方向。我们要建立法治社会、法治中国,如果不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不能保证司法制度的公正性、独立性,社会公平就很难得到保障,所以这一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四,在强调全方位改革的同时,特别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进一步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一个改革重点。过去我们只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本身,而这一次强调在完善市场体制框架下,重点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在这个框架下,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构建市场关系,是整个改革的核心点。

第五,就是在社会改革层面上,特别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加大改革力度,关注民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这都是当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也是三中全会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领域。我认为在这些能为普通老百姓带来实惠的领域,改革力度比较大。

最后,在组织架构上有了重大突破,建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过去主要是在发改委里讨论改革问题,而这一次在各方面达成共识的层面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进深化改革,这一组织构架上的创新影响深远。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意味着中央将全面综合处理国家安全问题,这对中国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总体而言,通过此次公报透露出的改革信息,应该说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周为民:我很赞成汪教授的评论,总体感觉,这是一次不负全党重望的全会,从全会公报所表达的内容来看,这是一份能对全面深化改革能起到实际作用的指导文件。

首先,公报深刻、认真地总结了30多年的改革经验。

其次,在关于改革开放的问题上达到了新的思想高度。这说明我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中,对改革本身的规律把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上。

第三,此次全会关于改革的部署,真正抓住了深化改革的关键和要领,刚才汪教授提到关于改革总目标的阐述。公报提出了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此次全会公报反映出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过去我们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而此次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我认为此次全会在全面改革的各个方面,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首先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同时对于其它各领域的改革,我认为也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领,这里边还包含着很多新思想、新命题、新概念。实际上,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条件,它的目标实际上也就是要建立完备、完善的现代国家制度。

三中全会公报中所包含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内容,都是围绕建立完备的现代国家制度这一中心。没有全面深化改革,不足以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

当代中国,离开改革开放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

凤凰网资讯:此次全会公报开篇总结了35年来改革开放成功的基础,强调改革是当代中国的鲜明决策,也是中国命运的抉择。此前,围绕改革本身,社会上有很多争议,这句话是否意味着是对各种争议做出了有力回应?此外,也有人把这次三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对比,认为二者历史地位可能会不相上下,两位老师怎么看?

汪玉凯:我此前提出过二次改革的概念,我认为此次全会应该叫做新三中全会。之所以会将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是因为此次三中全会可能是整个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发展以后,迎来了非常关键的历史转折点。

我们称这个结构性转换时期为改革机遇战略转折期。过去依赖破坏环境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再也走不下去了。改革已经不能只靠经济改革。此次全会就提出,改革核心是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经济改革起牵引作用,但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改革少了哪个方面都不可以。既要完善市场体系,又要转变政府职能,共同牵引改革。

在我看来,全会对当前局势的判断是很严峻的。中国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任务。没有其它办法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所以我认为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这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对中国人民产生的影响力,可能和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力同等重要。而就中国所面临的局势而言,甚至更加紧迫,从这个角度看,将此次全会视为二次改革是可以的。

周为民: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区别在于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进程,它针对的是过去一种从全局上是根本错误的理论和路线。

而十八届三中全会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改革对当前中国的关键性和当年是一样的,邓小平说得很清楚,再不施行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今天也一样。若干年来我们在不少方面都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都是深层次的。种种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不断积累、加剧,有的矛盾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甚至失控的地步,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这些矛盾的根源就在于改革的任务没有完成。改革处在半途上,我们各方面体机制都还不完善。这种情况下,想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应对一系列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这种情况下,唯有重新改革,深化改革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

所以,我多次讲过这样一句话,当代中国,离开改革开放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地位,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一招,我觉得这个含义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