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学风建设

首页 > 学生管理 > 学风建设 > 正文

互联网+大学思政课

发布时间:2018-06-12阅读数:

提起大学思想政治课,常常给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大班教学”“老套的授课内容”“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单一的考核方法”似乎已成为传统思政课的标签,而“提高出席率,提高抬头率”成为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难题。如何通过教学方式和理念的革新,让思政课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成为大学思政课创新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善用慕课,让大学思政课“活”了起来。

打开网上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教学过程同传统的思政课课堂有了很大改变,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完成知识性、概念性的内容学习,还能在网络社区中与其他同学讨论,在任何时候均可查阅相关材料。教师也不再需要用大量时间讲授基础知识,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协助学生通过讨论完成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互联网平台上,思政课由“教好带动学好”向“好学带动学好”转变。

2014年,清华大学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搬上了网络平台,选课人数已超1.3万,学生们在“学堂在线”平台上注册学习,观看在线视频、学习课程提供的精准阅读材料,完成在线习题和测试。贵州理工大学、三亚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等地方性学校也加入了清华大学开放的思政慕课平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据调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慕课课程开设之后,有98%的同学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北大和复旦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讲“大学·人生”就吸引了北京、上海、江西、湖北等地的近5000名大学生同时收看在线直播。

之所以基于互联网教学的思政课更受欢迎,折射出的正是“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已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理念提出挑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震认为,从授课内容看,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时效性更强;从老师角度看,创新了师生沟通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从学生角度看,可激发青年人的创新意识,将主观能动性融入学习中,也为青年人提供施展个性的舞台。总之,基于互联网,新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得到建立,“教”与“学”可以实现辩证统一。

以往提及互联网,许多思政课老师“不寒而栗”,为何?因为互联网上价值观、意识形态多元,许多思政课老师也因此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可在慕课“来势汹涌”的今天,思政课真的能远离网络,求得一方“清净”吗?

答案显然是不。“思政慕课是通过更广阔的网络渠道向大家介绍真实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重要的是一个理论体系,引导青年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刘震说,“互联网空间,思政课不但不能躲避,而且应该主动占据,充分利用。”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拓展慕课在思政课教学领域的应用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期待更多的传统课程能在广阔的网络空间“活”起来。(赵婀娜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