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教学科研

首页 > 思政教育 > 教学科研 > 正文

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

发布时间:2010-10-11阅读数:

互联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体,有人称之为“第四媒体”。互联网作为目前连接世界各国计算机网络的大众化的全球信息网,被认为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其传输形式已不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甚至是图文声像并茂的影视画面。其传输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猛,高校在校生更是深受其影响。曾有一份调查问卷,发现:“曾经上过网的学生比例为100%,经常去上网的比例为90%,很喜欢上网的比例则高达83%”,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渠道,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与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相比较,互联网的新特点给高校思想工作带来了莫大机遇。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可以将宣传领域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传播迅速,时效性强,重大事件或突发性新闻能够迅速而及时地进行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参与性;影响力深,接近性强, 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双向互动式交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投资较少,效果显著, 网上建站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全球网络资源,实现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等。因此,信息网络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必将给思想教育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
   
而与此同时,网络化浪潮也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网络舆论导向不明确,网络安全不容乐观
   
在传统的大众传媒形式下,我们拥有一套成功的引导舆论和调控管理机制和方法。而互联网突破了党和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范围,扩大了受众接收信息的自主权。一方面,能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人和组织大大增加,导致一些未经过滤的各种信息、言论直接涌入,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和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网络用户可以直接搜索网上的任何信息,进行浏览或下载,容易导致一些不良信息进入网民视野。以上种种,均使得舆论导向的引导和控制更为困难。而近年出现的青少年网络犯罪更是屡见不鲜,如网上盗窃,网上泄密,非法潜入,黑客破坏等等,都是新形式下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放宽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视野,采取有效手段,主动出击。
二、网上各种思潮泛滥,黄黑文化横行
   
网络交流的自由性和平等性,在网络化不断促使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信息资料的优势,大肆向社会主义国家宣扬、兜售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有许多不稳定因素,而思想活跃的我国高校学生更容易受其影响,面临着严重考验。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互联网上每年有90多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觉抵制黄色诱惑的坚强毅力,大学生一旦坠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网络上一些种族主义、宗教主义、宗教仇恨、法西斯思潮、民族歧视等宣传畅行无阻。甚嚣一时的“法轮功”组织首领李洪志,就多次在互联网上或大肆传播“法轮大法”歪理邪说,从精神上毒害群众;或发布所谓“经文”,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到党政机关聚集闹事。
三、网络殖民主义,网络霸权的入侵
   
网络的发展,加速了各种文化的相互吸收与融合,各种文化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但是,由于网络上主导语言是英语,又造成非英语国家的其他语言遭遇交流上的困难,因而有可能导致网络文化传播的后殖民化形态。事实上,对于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受体而言,已经面临着“殖民主义”的侵略。如今,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约占5%,而世界其他语系只约占5%。这说明当今网络世界文化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透露着高度文明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新殖民文化”。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递文化信息,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强加于人,不可抗拒地影响受众对其的感受和价值判断,从而弱化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信任感。
   
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务必抓住时机,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努力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互联网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必将伴随多样思想的泛滥等各种弊端,这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副产品。我们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也不能等闲视之、听之任之。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善于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工作,自觉抵制网络消极内容、不良思想文化的腐蚀。对青少年要加强网络行为道德、伦理道德的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
二、建立高校思想教育网
   
首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信息网上建立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全国高校思想教育网络系统,努力倡导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要通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来抵制外来的反动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其次,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系统,构建新型校内思想教育网络系统。以说明引导为主要原则,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学校针对网上反映出的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引导。
三、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
   
在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批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别于传统的思想工作者,作为网络时代的引导者,他们既要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努力学习、掌握有关网络的知识,不断用网络及其他高科技知识丰富自己,只有熟练掌握网络操作技能,才能走进网络世界,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增强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如可在网上开辟思想教育专栏、论坛,直接与青少年进行交流,还可利用E-mail针对个别学生提供单独指导和帮助,进行应材施教。
四、制订完善的网络管理条例
   
针对网络管理、BBS管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要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把网络文明纳入法制轨道。高校在日常管理中,也可制订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办法,例行检查和专人监控相结合,使网络管理逐步规范化,制约和规范师生的网上言行。“防火墙”和“过滤软件”也是净化青少年网络环境的一种可行手段,可以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隔离,达到确保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
五、开辟第二课堂,多途径引导
   
针对青少年容易迷恋网络进而导致心理产生问题的现象,学校应专门开设网络道德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使用健康的软件,解决网络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可以开设网页设计、编程、FLASH制作等选修课,提高青少年使用网络的能力;聘请著名艺术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知名人士来校开设系列讲座和报告,开阔大学生的视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知识竞赛,以活跃校园文化,寓教于乐。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利用网上优势,已成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急需思考、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应尽早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让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