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教学科研

首页 > 思政教育 > 教学科研 > 正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2010-10-11阅读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重大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对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也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它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教育工作抽去具体的教育内容不说,而就从抽象理论来讲,教育显然是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在高校意识形态的地位以往没有完全明确,用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来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并没有完全科学的内容界定,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才使高校的意识形态有了明确的定位和科学的内容。因此,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将是高校发展意识形态长期不懈的战略任务。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如果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从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面对三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一是教育对象的变化。随着家庭结构、生活方式、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深刻;二是教育环境的变化。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办学形式、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对教育环境影响深刻;三是教育内容的变化。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西方学术思想、意识形态、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对教育的内容影响深刻。这种影响已经使高等学校原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和挑战。在高校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对马列主义思想教育课程的设置、课时分配反映强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够认同,有的主张取消马列主义课程,有的主张减少马列课时,有的主张不要政治辅导员。这种主张很大程度上说明,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有被削弱和淡化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关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不能削弱。要通过多种方式,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牢固树立“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智体美,以德育为先”的理念,努力把教育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同时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工夫,既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又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还要在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工夫,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

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员工头脑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开放和发展的科学,是与时俱进的理论,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我们党正是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最新成果,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大学生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学术无禁区,讲台有纪律”,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从而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师的头脑。首先,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广大教师的头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信马列、学马列、用马列。信马列就是要坚定对马列主义的信念、信仰和信心;学马列就是要把马列主义学深、学懂、学精;用马列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用好、用活、用准确。做到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具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素养。教师特别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这是准确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提。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需汲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各种背景材料、前沿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等,提高自然科学素养,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流派,这样授课内容才会有广度和深度,才能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第三,教师还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出发,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素养。教师只有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才能把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好地“灌输”给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教师的根本目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去教育学生、宣传学生、塑造学生。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高校的重要职责,就是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高度认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拥护,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高度信心,对中国共产党高度热爱。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没有那一种形式和组织能够替代高等学校的这种特殊功能。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宣传和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干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使多样化的校园思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上来,努力营造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百花齐放,又能弘扬主旋律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团结奋斗力量

理想是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信念,是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向导,是凝聚民族力量的旗帜。共同理想体现了全体国民对国家、民族追求未来美好和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共同理想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和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鼓舞和调动了广大师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大学生又是当代青年中的代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有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发展与前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命运从一定意义上讲,将取决于这一代青年学生中能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邓小平同志曾经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长期以来,高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一方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表现出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信心、寄予厚望;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在中国传播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宗教信仰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西方的民主制度缺乏正确认识,同时高校过分强调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成就,而忽视揭露这些先进文化中所包含的糟粕,再加上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社会矛盾,从而对理想和信念产生疑惑,部分学生出现理想迷失、信仰动摇、精神支柱倾斜等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在此情势下,必须切实加强对在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和核心。要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成就去证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共同理想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既可以从中审视过去奋斗的足迹,又可以从中反观现实活动的现状,也能从中昭示未来发展的趋向。

理想信念教育要立足于社会现实,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许多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摆在我们面前,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腐败等丑陋现象,这些都是大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是困扰其理想信念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的理想教育不能回避社会矛盾,要勇于承认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全面地、客观地、具体地分析,帮助学生分析、认清社会上存在的这些消极因素的具体原因,看到这些问题是在前进中和历史变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阶段性变革所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改革开放政策。没有理由根据我国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去怀疑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反,只要真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像革命年代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它,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目标。

四、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改革开放斗志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继承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是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科学体系,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一个民族如果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特品格,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时代气息,也就失去了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更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服务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是一个民族共同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其鲜明的特点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时代精神是体现了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风貌,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鲜明展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形成了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和创新,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要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团全方位育人,教师、管理干部和后勤工作者的全员育人,教学、服务、管理全环节育人的民族精神教育模式。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要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学、服务和管理各个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管理人员的指导作用,发挥后勤人员的服务作用,形成传统教育立体教育网络。

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要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通过科学系统地理论教育、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直观生动的影视作品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直接性。在学校开展以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为载体举行庄严、隆重的升降国旗制度,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和校报、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体现民族精神的灯箱、语录牌等,营造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氛围和环境。大学生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参观、访问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给国家和个人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适应青年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创造浓郁的氛围。

五、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思想道德风尚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价值选择、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准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传统、现在与未来的道德建设的长河上架构了一座桥梁,使文化的传承具有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时代特征、时代品质、时代精神。可以说,每一个“荣”字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个“耻”字都关系到社会的兴衰和个人的命运。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紧紧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功夫,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上下功夫,在创造良好文化环境上下功夫,努力在校园叫响“八荣八耻”。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正确引导师生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要注重行为养成,使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要把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习先进典型结合起来,把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作为荣辱观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激励尊荣弃耻、褒荣贬耻、见贤思齐。教职工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八荣八耻”基本要求的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导学生的行为。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活动,推动校园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的文明道德风尚的形成。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要建立长效机制,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落到实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用有效的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八荣”的行为,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制约“八耻”的现象。要充分发挥校园各项制度和规范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依法惩戒那些不讲道德的行为,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学生道德生活。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学生守则、宿舍公约、社团活动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标准,成为所有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