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思政教育 (价值观教育)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主题活动) 文化育人 (工作动态) (人文讲座) (经典导读) (汾水文萃)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工作动态) (资助政策) (资助项目) (工作流程) (学生风采) 军事教育 (工作动态) (军训风采) (国旗班) (国防教育) (征兵工作) 辅导员培训学校 (工作动态) (心语) (理论学习) (案例交流) (辅导员工坊) (辅导员风采) 学生管理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大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支部建设 财大易班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教学科研

首页 > 思政教育 > 教学科研 > 正文

浅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0-10-11阅读数:

就业观念,是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未来职业的认知、评价和选择的一种看法和态度。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决定着大学生对择业的期望、定位和选择,支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因此,要求大学生对职业进行正确的评价、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选择,首先就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观念也是社会现象的反映。正确就业观念的确立,是大学生主体学习认知和实践体验的结果,是家庭或学校教育在其头脑中不断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得他人或社会认可的过程。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一方面为了顺应一些大学生急着抢“饭碗”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为了尽快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曾经要求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即先积累工作经验,再谋求新的发展。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就业志向和就业岗位是受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影响和制约的,就业、择业和创业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求大学生克服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和悲观畏难、消极等待的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一职定终生的旧的就业观念。这是一种最现实的选择,对帮助大学生尽快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样却给用人单位带来了麻烦。有的大学生刚刚就业,就忙着择业;有的上班一两个月,刚刚做熟了手上的工作就离岗;有的到处打短工,不停变换自己的工作岗位。这种“跳槽”频繁的现象,令用人单位措手不及,造成企业的替换成本增加,甚至不愿意花本钱培训员工,这既不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角度强调“先锻炼,后发展”。

“先锻炼,后发展”符合育人目标

高校教育不同于技能训练和岗前培训,不仅仅是为了大学生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最近国务院通过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途径、要求和目标。而这一教育目标不是仅仅在学校里就能实现的,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后期的职业教育、岗位磨练和环境熏陶。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也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靠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锻炼的行动。

“先锻炼,后发展”对于处在身心全面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就是要立足于锻炼,着眼于发展。按照新时期人才素质的要求,只有人自身全面的、高素质的发展,才能成长为高水平的人才,尤其是面对高科技发展与竞争的未来时代,只有将人文、自然、信息等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相结合,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符合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所需要的人才,才能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才能担当起“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每一个大学生从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那一天起,就要规划好未来,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成才观,始终按照“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的目标要求自己、锻炼自己、发展自己。

“先锻炼,后发展”符合用人导向

我们党一直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发现人才、培养干部的方针,特别是坚持将艰苦的环境和岗位、急难险重的任务作为检验优秀人才的“试金石”,通过有意识、有重点的培养和锻炼,使一批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要求,近年来国家每年都要选拔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而且这已成为党培养人才的一项战略措施,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项制度,并正在不断完善之中。有的地方组织部门每年还专门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物色一批“选调生”,有意识地派到基层,进行跟踪了解。经过几年培养锻炼,将表现优秀者选拔到机关或直接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不少地方从党政机关选派年轻党员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还有的地方特别注重从优秀的基层干部中招考公务员,选拔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到省、市党政机关任职。有的地方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不惜增加编制,虚岗待聘。这些措施对加强基层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确立了在基层和一线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正确导向,是培养造就大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传承党的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创新之举。因此每一个有志于成长成才的大学生,首先要熟悉了解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的用人政策,主动顺应用人导向,确立“先锻炼,后发展”的就业观念,积极投入人才培养的各项社会实践,努力创造条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先锻炼,后发展”符合成才规律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不例外。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内因基础条件和外部的客观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而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实践锻炼。通过实践锻炼,使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干部,才能深刻地了解人民群众,才会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才有基础成长为一名自觉执政为民的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王伯祥、沈浩等人民群众衷心爱戴的好干部,都是在基层这个熔炉里锻炼成长起来的。李源潮的讲话道出了在“基层摸爬滚打”对干部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先锻炼,后发展”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成长的规律。这对于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吉林大学文学院79级的王永利,1983年毕业后选择回到条件艰苦的家乡赤城县,一干就是25年。他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县长,为家乡人民的幸福贡献了一生,被当地群众誉为扎根家乡的一棵白杨。王永利献身基层的实践告诉我们,大学生只有深入基层,扎实锻炼,才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人生价值;只有深入基层,扎实锻炼,才能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才会知晓民生疾苦、关注群众安危冷暖,真正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深入基层,扎实锻炼,才能增长才干,提高本领,打牢为民执政的根基。大学毕业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党和政府号召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就是引导大学生走“先锻炼,后发展”的成才之路,这既是为了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大学毕业生只有到困难的地方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工作和锻炼,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本领,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先锻炼,后发展”,是大学生必须确立的就业观念。

“先锻炼,后发展”符合社会期待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毕业后社会提供的各种工作岗位同样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培养人才的方式主要是知识学习,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式主要是实践锻炼。“先锻炼,后发展”,既是成才的规律,也是用人单位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方式,社会效益和财富的增长就是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实现的。所以“先锻炼,后发展”的观念最符合社会的期待和需求。这种期待具有以下内涵:

“先锻炼,后发展”,就是要肯“深入”。基层一线是大学生毕业后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场所,深入基层一线工作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践环节,是锻炼自己、缩短适应期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要克服获得大学文凭再到基层一线是大材小用、浪费资源的思想,正确定位,乐于并勇于深入到中小企业和乡镇街道,深入到车间、田头等基层一线去就业工作,为自己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扎实的根基。

“先锻炼,后发展”,就是要肯“扎根”。任何一份工作,没有3到5年是不能入门的,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员工中选拔出来的。因此,大学生就业后,千万不能“蜻蜓点水”,一定要在基层岗位上扎下根来,并坚持不懈地干下去,这样就会发现来自基层的经验和经历将会使职场发展的前景更为广阔。

“先锻炼,后发展”,就是要肯“做事”。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常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问题,其实大学生刚进入社会,一切都得从头做起。不管走上什么岗位,都要把它当成自己的舞台,把自己负责的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做好。

“先锻炼,后发展”,就是要肯“吃苦”。目前,基层的条件相对而言,仍然比较艰苦,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即使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工作环境、条件、难易程度等也有差别。大学生在就业初期,除了克服工作生活条件上的困难外,在适应新环境、处理人际关系及学以致用方面也会遇到许多困难。然而,“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越是条件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越能磨练人的意志,越能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和作风。大学生应当勇敢地到艰苦地方去,敢于面对现实,客观认识困难,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锻造不畏艰难困苦的毅力,在艰苦的磨练中成长成才。